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上)

苏礼:《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上)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3-03-03


一、六经的基本概念

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统称。《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体系,六经既是辨证的统领,又是论治的准则。《内经》的六经,是作为分证的统领,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进退、缓急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借以判断病变部位,寒热性质、邪正盛衰,以及治疗的顺逆宜忌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如风寒初客于表,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太阳经表不利、营卫失和的证候,便是太阳病;若邪气化热入里,表现为但热不寒,口渴,汗出,甚或腹满疼痛拒按,大便燥结不下等胃肠燥热实证,便是阳明病;若邪气虽已离表,但又未入里,而与正气交争在半表半里胁下胆经部位,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若满,神清默默而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证候,便是少阳病。以上三阳经病,表示外邪侵入人体,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衰,与邪气斗争有力,表现为机能亢奋,其病变部位在表,在经,其病变性质以热、实证为主。若病入三阴,则说明机体的机能衰减,抗邪无力,寒邪入里而病于脏,表现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其中表现为脾阳虚衰、寒湿内困,见到吐利,腹满疼痛,喜温喜按等证的,是为太阳病;表现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见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昏沉欲寐,脉微细等证的,则属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病的终末阶段,其病症以肝肾阳衰而又有寒气来复的寒热错杂症为主,表现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饮食、呕吐、吐蛔、下利等证。

以上所举六经病证,可以明显看出它既是对疾病所表现的六类证候的概括,又标志着伤寒病变过程中六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同时也体现了六经分阴阳、阴阳又统摄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与脏腑经络与八纲的内在联系。从中也可看出,《伤寒论》的六经分证与辨证论治体系,是用之临床而皆准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门科学。正因为如此,所以张仲景在《原序》中很自负地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二、六经和经络脏腑

对于《伤寒论》的六经,历代医家多从脏腑、经络、气化、部位等方面进行探讨,各有发挥。

六经是人体手足十二经的通称,而经脉则分别属于相关脏腑。经脉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六经病证的产生,就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正如张仲景所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以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至足,循环于人体之背部,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强、腰脊痛等症;足阳明经起于鼻梁洼陷处两侧,络于目,并从缺盆下行经胸腹循环于人体之前面,故阳明经受邪,则见目痛,鼻干等证;足少阳阳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并从缺盆下行胸胁,循行于人体侧面,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证;三阴病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像三阳经那么显著,但如太阴病的腹满痛;少阴病的咽痛、咽干;厥阴病的头顶痛等,均与其经络循行部位有关。

但伤寒六经到底与经络中的足六经有关呢?还是与手六经有关呢?历来注家见解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伤寒症状主要见于足三阴及足三阳,如太阳病邪传入膀胱腑证的蓄水证与蓄血证;少阳病的耳聋目眩,胁痛苦满与足少阳胆经循行人体两侧有关,而很少有症状与手经有关。也有人认为,足经受邪,手经也会波及,如太阳病的鼻鸣、咳嗽、气喘,是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足阳明腑证有燥屎,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少阴篇的脉微细,但欲寐,既是肾阳虚衰,也是手少阴心经的心阳虚衰。

以脏腑的病理反应而论,各经的病变常会累及所系的脏腑,而出现脏腑的证候。如膀胱为太阳之腑,太阳经表不解,传入于腑,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可见小便不利,少腹里急,渴欲饮水等蓄水证;胃与大肠为阳明之腑,胃肠燥热,腑气不通,就会出现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证。其他如少阳胆经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脾经之腹满而吐,腹痛自利;少阴心、肾之脉微细,但欲寐;厥阴肝气上逆之气上撞心等,均无不与其所系脏腑有关。

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六经为病并不是孤立的六组症候,而应该看成是脏腑经络的病变反应。六经的三阳病证,反映了六腑的病变;六经的三阴病证,反映了五脏的病变,以及在经之邪不解,又可随经入里,发为脏腑之病。如太阳有经证也有腑证等等。又由于经脉的沟通联系,各个经脉、脏腑之间都有相应的表里关系,而这些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经脉,在发生病变时也常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太阳抗邪无力,而在里之少阴阳气又虚,则太阳之邪也可以越经飞渡少阳;当少阴阳气渐复,有力抗邪于外时,则病变又可由阴转阳而外传太阳。这种经脉脏腑病证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也同样地存在于其他脏腑经脉之中。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_84234622

联系地址

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联系电话:029_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