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宋代名医朱肱、孙兆治伤寒案

苏礼:宋代名医朱肱、孙兆治伤寒案

来源: 2021-07-02

苏礼:宋代名医朱肱孙兆治伤寒案

 

1朱肱治伤寒案

    在南阳,太守盛次仲疾作,招肱视之。曰:小柴胡汤证也,请并进三服。至晚,觉胸满,又视之,问所服药安在?取视,乃小柴胡散也。肱曰:古人制咀,锉如麻豆大,煮清汁饮之名曰汤。所以入经络,攻病取快。今乃为散。滞在膈上,所以胸满而病自如也。因旋制自煮以进,两服遂安。

                                                 《名医类案》卷一

    【评析】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不仅在于认病清,辨证准,更在于选药精,制剂良。汤者荡也,荡涤病邪,取效最速;散者散也,便于服用,节省药物,但取效则较缓。本案小柴胡汤用散而无效,用汤则遂安。可见剂型的变更,对疗效的影响甚大,临床应把握不同剂型的特点,才能适应繁纷复杂的病变

    小柴胡汤证,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邪在少阳的证候。

    朱肱,宋代著名医学家,字翼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专心研究仲景学说数十年,对仲景之学多有补充和发挥,著《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等。

 

2孙兆治伤寒少阴证案

    东华门窦大郎患伤寒,经十余日,口燥舌干而渴,心中疼,自利清水。众医皆相守,但调理耳,汗下皆所不敢。窦氏亲故相谓曰:伤寒邪气,害人性命甚速,安可以不次之疾,投不明之医乎?招孙至,曰:明日即已,不可下,今日正当下。遂投小承气汤。遂大便通,得睡,明日平复。

                                                《名医类案》卷一

【评析】《伤寒论》少阴病有三急下证。一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一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一曰“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本案自利清水,口燥舌干而渴,均为少阴热化成实,津液已伤之证;又伤寒已十余日,津伤阴亏已重,故曰明日即不可下,今日正当下。急下而使燥结得除,阴液得救,故病即愈。

孙兆,北宋时期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北宋尚药奉御孙用和之子,孙奇之弟,父子皆以医闻名。孙兆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著有《伤寒方》、《伤寒脉诀》等。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