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杨宗善:谈炙甘草汤的适应证

杨宗善:谈炙甘草汤的适应证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2-03-04


 

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出至《伤寒论》,是常用的经典名方之一,对它的适应证据我所知,有4个。兹分述如下:

 

1,脉代结:《伤寒论》第一七七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剂组成: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桂枝三两,生地黄一片(酒洗),阿膠二两,麦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以桂枝杨汤去芍药以调和荣卫于外,重用甘草,大枣、人参大补中气以资血气之源,以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养滋气血于内,此为津血虚亏,脉结代,心动所悸者的良方。

 

2,肺痿:《金匮.肺痿.附方》:“炙甘草汤,治肺痿痰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注:温温液液:是泛泛欲呕,即恶心想吐的意思。方剂组成见前。炙甘草汤是滋润剂,宜用于肺痿,较麦门冬汤力量大。

 

3,痉証:徐灵胎《伤寒约编.卷一》曰:“炙甘草汤治血不荣筋挟邪发痉脉细数者。”又曰:“血气两亏,不能滋荣经脉,一经外邪遏热,则阴液愈虚,遂致角弓反张,口噤头摇谓之发痉。生地为君,以滋阴血;麥冬为臣,以生津液;炙甘草为佐,以益气。大剂滋阴药反以甘草名方者,取其留恋膈中,载药补虚以安神明,神明奠位,则血脉清和而痉自平矣。”

 

4,虚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附方:“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胡希恕评解:这里说,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脉结”就是跳跳停停,…肺结核末期也有这情形的,……在临床遇到这个病,可以一用,那真有效,…。炙甘草汤就是大量的生地、麦冬,是这种滋阴养液的药,对肺结核都是有好处的。(《金匮要略讲座》)

 

还有《温病条辨.卷三》一条云: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等,温病后期病情属阴虚津亏,病者表现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加减复脉汤系炙甘草汤原方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补阳之品;后者加白芍以收“三阴之阴”故名“加减复脉汤”。属于温病后调理之治,不能为炙甘草汤的适应证。方属炙甘草汤的加减方或变方。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