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杨宗善:谈甘草干姜汤的临床应用及防疫有功

杨宗善:谈甘草干姜汤的临床应用及防疫有功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2-10-07


甘草干姜汤出至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兹就有关内容简谈如下:


一,原文解读: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欲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汤者,属消渴”。

证析:(一)原治伤寒用桂枝汤攻表,导致阴阳两伤,变证丛生。出口出现四肢逆冷,是阳气不能温养;吐逆,是阳气寒盛,胃气上逆;咽中干,是阴液更虚失润;烦躁,则为阴阳两虚所致。

(二)肺痿有热、有寒,本节所论,即为肺痿之属于虚寒的症状和治法。肺中虚冷,气化无权,清阳不升故头眩,经云:“上虚则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肺气虚不摄则小便数,甚则遗尿,治宜温脾肺,复阳气。

组成甘草四两(炙)12克, 干姜二两(炮)6克,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方中干姜辛热,脾、肺经,善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并能温肺散寒而化饮,为君药。甘草甘温,亦入脾、肺经,补脾益气,润肺和中缓急,为臣药。二药相合,温脾肺,助阳气,使中阳得复,肺寒得除,则诸证自除。《寒温条辨》云:“此即四逆汤去附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嗽,腹痛便滑,内外合邪,难于发散,或寒冷伤胃,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功效:温阳逐寒。                                                                       


二,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温阳的基础方。临证以肺脾阳虚为用方要点。                                                       

 2.主治证:辨证属虚寒者,有鼻衄、咳血、口糜(口腔溃疡)、呃逆、吐唾沫、流口水、胃脘痛、眩晕、稀、反复阴道出血、崩漏、小便频数、遗尿、四肢逆冷等。                               

 3、医案赵守真医案“刘某,男,30岁,小学教师。患遗尿证甚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为苦。医咸认为肾气虚损,或温肾滋水而用桂附地黄汤;或补肾温涩而用固阴煎;或以脾胃虚寒而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其他鹿茸、紫河车之类,均曾尝试,有效有不效,久则依然无法治。吾见前服诸方于证未尝不合,何以投之罔效?细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苔。口淡,不时唾涎,口纳略减。小便清长而不时遗,夜为甚,大便溏薄。审系肾脾肺三脏之病。但补肾温脾之药,服之屡矣,所未能服者肺经之药耳……遂给予甘草干姜汤。炙甘草24克,干姜(炮透)9克,日2剂。三日后,遗尿大减,涎沫亦稀。再服五日而诸症尽除。然以八日服药16剂,竟愈此难治之证,诚非始料所及”。《广东中医》笔者:其原因是肺气虚弱摄约无力,治需添加温肺益气之剂甘草干姜汤经验认为此方又可治胃阳虚寒的胃脘痛及肺脾阳虚不能制水之遗尿、劳淋。景岳曰:“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必先治肺”。                     

三,防疫有功                                                                           用于预防新冠状肺炎是甘草干姜汤的新发挥新进展。2020年1月武汉疫情暴发救治时,有专家发现部分新冠肺炎患者,以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四个要素来判定疫病的病性,即临床表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现象)或“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异常的气候变化现象)、内环境(禀赋、体质等)、戾嗜,我将其称为“四维定性”。“戾嗜”是病原微生物所嗜好的气候环境,其在疫病寒温属性的判定上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六气”或“六淫”对疫病寒温属性的判断是一个辅助条件;内环境决定疫病感染后的寒热从化方向;而临床表现则是诸因素综合展现的结果,是辨证论治的抓手。四者合参,四维定性,对疫病寒温主线的把握就会更加自信。也正是因为抓住了新冠肺炎的“寒湿”属性和演变规律,我们才敢于在到达武汉后率先采用万人一方的通治方——寒湿疫方(武汉抗疫1号方)来控制疫情传播。中国中医药报2022-02-09)。不独有偶。2022年元月13日晚《陕西卫视》台报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陕西工作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中医药大学副院长张忠德讲:在这次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病人发热的比重相对比较少,表现消化道症状较多,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部怕寒、手足发凉等,综合来看湿寒夹毒。2022年初河南通县,用甘草干姜汤预防新冠肺炎其效果很好。3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此项新闻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张長海医师撰文《甘草干姜汤能预防新冠病毒肺炎》中说:“特别容易感染寒湿体质的人群,其发病症状也表现为寒湿证的特点中医是怎么对付新冠病毒的呢?是堵!是堵住病毒侵入人体的道路,是通过培补身体正气,提高免疫力,来增强身体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喝“甘草干姜汤”对预防新冠病毒确实具有一定作用。仝小林院士指出:“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具体讲可确定为‘寒湿(瘟)疫’。其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从病位即邪气攻击的脏腑来看,主要是肺和脾。”所以在预防和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其疫病主要侵犯的器官是肺和脾。病位在肺:表现为类似于咳嗽、咳痰、喘憋、气促。病位在脾,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在中医诊疗方案里面对这些已经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甘草干姜汤”组方药量和煎服法 炙甘草10~12克、干姜6~10克,加水1000毫升,泡20分钟,水煎30一40分钟,可代茶饮用,宜每天上午饮用。普通人一般可服7~10天,体弱多病、阳气不足的老年人,可以根据个人自身感受而定,增加服用时间。此方的药物组成为国家批准的药食同源中药,服用安全。中医名方“甘草干姜汤”作为预防新冠肺炎的可选方药甘草干姜汤可谓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预防新冠肺炎方面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