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闻新丽:基于五运六气分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闻新丽:基于五运六气分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来源: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李学武高级研究员推荐2020-01-29

今年的春节,我们遭遇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武汉是重灾区,其他省份和地区亦有感染。作为中医人,应该也必需在此次战役中临危受命,为打赢这场战役出力。我们结合今年运气特点,并参考古籍文献及参照五运六气大家顾植山老师的相关文章,将目前情况,从运气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据报道,最初的发热病人是在2019年12月8日,是己亥岁终之气,岁运为土不及,大寒(2020年1月20日)一过,岁气交接,进入庚子岁,转为金太过,初之气为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最易伤肺,这是运气基础。加上人为因素,进食野生动物,感染新型病毒为诱因,迅速爆发疫情。“圆运动的天人一气,时令病上,最为显著……因时令病,乃整个六气分散,中气消灭极易,故死甚速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新冠病毒实为时令病显现,十分险恶。

顾植山老师根据《黄帝内经》,把庚辰年刚柔失守、三年后所化大疫称为金疫“,病机也主要在肺;而讲丁酉失守其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 丁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那年秋冬季的气候是燥象较著,“三年化疫”故其影响三年后的“伏邪”是伏燥,乏力较著是伏燥伤肺的一大特征,报道的大部分病例倦怠乏力、干咳、少痰、咽干咽痛等主要症状都与伏燥相符。我们注意到一些新冠病人早期并没有肺部病灶,甚至有的病人没有明显发热和肺部炎性病灶,直接发展为呼吸窘迫,似乎契合了《黄帝内经》的论述。我们认为,若能在早期进行正确的中医治疗,完全有可能把多数患者阻挡在”肺炎“之外。

顾植山老师分析,庚子年的岁运是“太商”,为金太过之年,加上伏燥因素,燥气太过,不利于伏燥的快速缓解,故疫情的消退就不会那么快了。但毕竟大寒以来的岁气交接正常,庚子岁初之气的客气太阳寒水对疫情的缓解也较为有利,在政府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若能充分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我们仍相信疫情在2月份会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并消退。

对于新冠的治疗:根据新冠的运气病机和证候特点,顾老师推荐方药如下,可供参考:

1、萎蕤汤:萎蕤、白薇、麻黄、羌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生石膏、葛根。(朱肱《活人书》方:方中青木香可不用,白薇量大时可能致吐,姜汁炒可避免。)《活人书》:“……冬温,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则伏寒变为温病,宜萎蕤汤。”外寒内燥者尤为适用。

2、牛膝木瓜汤:牛膝 木瓜 白芍药 杜仲 黄松节 菟丝子 枸杞子 天麻 生姜 大枣 甘草(三因司天方):针对庚年燥运太过的方,有扶木抗金之功,符合“木疫“的治疗思路。口干、便秘等燥象明显者尤其适用。

3、审平汤:天门冬 山茱萸 白芍药 远志 紫檀  白术 生姜 甘草。(三因司天方):治阳明失降引起的各种燥热症,疗效甚佳,最近临床使用退热效果亦好。

4、升阳益胃汤:党参 白术 黄芪 半夏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白芍 陈皮 茯苓 柴胡 泽泻 黄连 生姜 大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己亥年的热用方,外湿内燥兼有火象者适用。看新冠患者的舌苔可知己岁虽去,土运的余气尚存。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用此方。

其他柴胡类方、正阳汤、敷和汤、麦冬汤、人参败毒散等也有较好的治效反映。

根据新冠患者大都在40岁以上,对死亡8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统计更在73岁以上,提示阳虚气弱者易受新冠病毒的攻击。太过寒凉的清热解毒类方药(包括西药的抗菌、抗病毒类药)应谨慎使用。

对新冠的治疗因目前缺乏有效的西药,应强调以中医药为主。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不远矣。”《黄帝内经》强调“必先岁气“,药物方面,要三因制宜,而既称“木疫”,上要抗金,下要固土,大要以益气健脾养阴润燥为主。 五运六气理论凝聚了古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凡遇疫情,我们务必做好防护工作。

1、隔离: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多聚集的场所,暂不要接触近期出入过武汉的人。

2、正确佩戴口罩:人多的地方必须使用,一般3~4个小时就需更换,而在通风地广人稀的地方,不需要拘泥戴口罩。减少物资消耗。

3、保暖御寒:穿衣服要达到手足温暖的程度,并且活动起来能出微微汗为佳,西医官方消息称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所以低温环境不利于此病的预防。

4、饮食清淡,禁食生冷:少吃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清淡不油腻,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烹饪过。

5、运动锻炼:适当运动汗出,增加新陈代谢,改善循环,锻炼体魄,从而增强免疫力。

6、除湿:阴雨潮湿环境容易滋生微生物,可以适当除湿,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65%以下为宜。

7、室内通风:不要久待不通风的密室,室内空气密闭不流通,也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建议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

8、可佩戴中药香囊:顾植山老师推荐避瘟香囊方: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装囊。六药走六经,佩于当胸,可用于预防瘟疫。(出自《理瀹骈文》)


闻新丽,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治未病与干保二科、营养科主任,便秘诊疗中心主任。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消化性疾病,运用中医中药、中药膏方等进行保健养生及亚健康调理。主持陕西省、西安市科技项目2项,参与十余项科研项目;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3等奖。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