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 中国四大发明还有第五个就是中医药--杨澜对话张伯礼院士

中国四大发明还有第五个就是中医药--杨澜对话张伯礼院士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0-12-11

杨澜对话张伯礼院士:中医药是不断进步的,当代中医人不能保守

知名主持人杨澜担纲主持,对话“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节目中,张伯礼院士深入阐述贯穿了中医始终的“和”,论述中西医的融合,畅谈了中医发展的今天与未来,并呼吁加强国学修养。 
    

“贯穿中医的哲学始终
    

杨澜:中国的医学和哲学有着非常深层次的联系,您是怎么理解的?
  张伯礼:这是一个大命题,我们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中医这个历史有哲学的底蕴,这种哲学是东方哲学,例如强调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念,强调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机能,所谓的情志医学,同时主张用自然的疗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古代中医里的主要观念。经过几千年来看,现在这些观念不但不落后,还证明有它的先进性,例如现在我们才知道人和自然要和谐,不要老喊人定胜天,人和自然首先要和谐,和谐了才有健康。
  杨澜:中医中的阴和阳怎么才能够证明它的存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张伯礼:它是哲学的理念,一种约定成俗成,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阴后为阳,一种说理的工具,我们把向上的亢进的东西都称为阳,把低沉的安静的都作为阴。西医也有哲学,中医也有哲学,中医的哲学就是跟我们中国人古代的哲学一脉相承。
  杨澜:您怎么看待中医当中的“和文化理念?
  张伯礼:中医讲和,贯穿中医的哲学始终,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界要和谐,讲到体内的整体观念,也是各个脏器的功能,整体的观念要调和。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追求的也是阴阳平衡,不是一定要达到完全正常的水平,只要平衡就行了,哪怕低层次的,只要平衡就维持相对健康。所以我们治疗的时候,也是追求阴虚了就滋阴,阳亢了,就抑制阳。
  杨澜: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中医药领域当中有什么表现?
  张伯礼:我觉得中医的人要有博大的胸怀,我们历代的中医药都不保守,除了传承好自己的,会把当代的先进的东西都拿来,要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中药也是不断进步的,当代中医人更不能保守了,更得吸取现在不管是计算机、科学还是大数据,还有西医在内的生物医学,为中医所用,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医药。

 

现代科技可为中医所用

杨澜:当我提到有些人对中医药的排斥或者是否定态度的时候,我看您并不是特别急切的要去反驳?

张伯礼到了我这个岁数,都看看开了,荣辱名利都可以放在一边我追求的就是我自己喜欢的事业,很多疾病来了,西医药还有另一种方法,特别对老年病除了西医药还有另一种方法,特别对老年病慢性病衰老的疾病,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是中国老祖宗几千年来积累的积淀,在我们这代人不能断,下一代人也不能断,中国四大发明还有第五个就是中医药,并且这个是最活的发明,最活的贡献。

杨澜:这次防疫您做了相当多的调查,比如用APP记录病人的体征等等,这

是很有序的系统研究的过程。

张伯礼:所有的记者都问了这个问题没有2003年的非典就没有这次那么有

序的战斗,当年对中国来说是场灾难,但是正因为在那场灾难当中,我们中国人汲取了教训,强化了传染病的防控体系.

西方有些国家没有2003年的非典经验,他们的经验是1918年大流感,开始对这个没有像中国人这么警觉,更没有我们这种有组织的应对,所以他们吃了大亏。

刚开始,我的团队做了几件事,第一,立刻编一个新冠肺炎的症候学调查,编成软件装在APP里面,我到汉第一个任务就是买一百台手机,把这个软件装上,每个病人资料通过手机传到后边。非典的时候我们是花了多半年的时间,才把症候学特征都理齐,而这次一个星期,就把症候学特征整理好了,治疗的处方、治疗的原则就清楚了。
  杨澜:您说中医在理念上是先进的,但在技术上落后了,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
    张伯礼:我们说中医的理念不落后,但是落后在技术,当年没这些先进的技术,但是现在有了这些先进技术,我们就要用,中医几千年来依然活跃,就是不断汲取当代的东西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只是靠守,守不住的。
  杨澜:我听说也有人说,虽然这次中医给我治好了,但是我还是不相信中医,您怎么看呢?
  张伯礼:这不是我接触的,他们有人接触来告诉我,是我们方舱的,他说你看这个人讨厌,我说我不那么认为,挺好的,你告诉他,只要治好了才有力量说不相信中医药,治不好就没劲说这个话。我说这个得有一个过程,也提出一个问题来,为什么治好了人家还不相信,人家说你说不清道理。所以倒逼我们不但要追求疗效,还要把取得疗效的机理争取说清楚,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信服。
  所以我讲,这些人对中医有些看法不要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对中医药要给点包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的就是这点,现在有了西医是好事,但是不应该把中医排除,有人认为中医是“迷信”,但几千年来中医的实践不是假的,是实实在在的,大量的实践也证实这点,社会上给中医一点容,同时中中医药自己也要不断进步,拿出我们的疗效来,拿出真本事,让人家慢慢去信服
    我举几个例子,像连花清瘟胶囊,在抗疫之前全世界没有一片药,只在中国卖,现在有十几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在销售,这就是加快了中医走出去的过程

(本文原载于自中国中医药官方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