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 鲍捷:让我们都能活到100岁 ——苏礼教授在2021岐山.岐黄文化之旅活动仪式上的致辞

鲍捷:让我们都能活到100岁 ——苏礼教授在2021岐山.岐黄文化之旅活动仪式上的致辞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4-21

               岐黄文化之旅2 (2)(1).jpg


在这春意盎然,春风拂面的四月, 我和同事张丽菲非常荣幸的陪同苏礼教授来到到宝鸡市岐山县,参加岐黄文化之旅的活动。此次活动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岐伯研究分会和雨声五谷商贸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有着“周礼之乡,岐伯故里”之称的岐山县,它承载着华夏民族最初的记忆,黄帝在此地和岐伯坐而论道,有了《黄帝内经》这部中国文化和医学的著作,从而守护着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繁衍和生命的健康。为了传播岐伯精神,弘扬岐黄文化,苏礼教授不顾年高体弱,欣然应邀,饱含热情和期望地带领我们,出席这次岐黄文化之旅。在路上,苏老师和我们说到:“我们中医吃的就是《黄帝内经》的饭,端的就是岐伯留下来的碗。不管这次活动是大还是小,也不管它是什么形式和规格,我都愿意去参加,为弘扬岐伯和《黄帝内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具体安排在岐山县凤鸣国际酒店隆重举办,大会安排苏礼教授作为与会嘉宾的代表,首先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我简单整理了一下苏礼教授的致辞录音,以便与各位同仁分享学习。因为苏礼教授全程是脱稿演讲,有部分内容未能全部记下,还望各位同仁见谅!

苏礼教授在2021岐山.岐黄文化之旅活动仪式上的致辞如下:

 

乡党们,朋友们!

    奔着一个人、一本书,我们今天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专程回到岐山参加咱们这一次岐黄文化之旅的重要活动。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岐伯;这本书,就是《黄帝内经》。关于岐伯和黄帝内经》,是我多年进行中医研究的一个方向,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探讨,我们业已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个,中华医祖是岐伯;

第二个,岐伯的故里在岐山;

第三个,黄帝内经是岐伯讲给的黄帝的医学经典。

  我们这三个论点经过多次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学术会议讨论,已经得到了国内顶级专家和学术界的认可。所以我们岐山人,我们陕西人都要有这种文化自信岐伯就是岐山人,黄帝内经的实际作者,就是岐伯!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事情。第二个呢,黄帝内经的出现它在医学上应该是一次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念过古字的人都知道,医学的”醫“古字最早出现了两种繁体字:一个是底下是一个”巫“,巫术的巫;另一个呢?就是“酒”字的右边的部分的”酉“字。从“巫”到“酒”,这是医学的一次革命,是医学摆脱了迷信、神学的束缚,而进入了科学殿堂的一个证据。

说到酒啊,这个酒也是个好东西。从医学上来说,酒有阳助兴、舒经活血醒脑提神、解毒避秽等一系列的作用。而从它的社会功能上来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酒也是社交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

当然,酒也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刚才主持人黄帝内经是一本好书,也是一瓶好酒,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这就更值得我们细细加以品味。刚才我们说了酒在医学中的作用,其实酒在《黄帝内经》里边就有专篇来说它,《素问.汤液醪醴,就专门说到这个问题

除了治疗方面以外,岐伯和他的《黄帝内经》很早就关注涉及到人类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养生”。《黄帝内经》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在这里面岐伯给我们讲了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健康长寿的秘诀,他说的秘诀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形与神俱。形与神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保持心理平衡、心理健康。一直到了现,世界卫生组组织才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和我们岐伯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四个秘诀,又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

《上古天真论》里面岐伯还有一个重要的预言,就是一个人究竟能活多长?我相信很多人都关心这个事从本质上来讲,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旅游的旅游完了以后,把该看的看了,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想做的事做了,接下来该走了。但是我们还有多长时间继续完成这个人生的“岐黄之旅呢?岐伯告诉我们,“度百岁乃去”,这个过程,可以有一百年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活到一百岁。大家注意,他这个预言是在当时人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提出来的现代科学研究不久前才证实,哺乳动物,当然人也是哺乳动物,他的寿命是他成长期的五到七倍。人的成长期是十八到二十岁,就按十八岁算,五倍,就是九十岁,七倍就是一百二十多岁,平均下来大致就是一百岁。咱们两千多年前的岐伯,他提出的观点,直到现在我们的科学家经过了多少研究和努力,最后才得到了证实。说明我们的岐伯是多么的伟大。

  这次岐黄文化之旅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的老祖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咱们这个黄帝内经酒的创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在这里我也想代表我个人以及和我同行的几位同事,表达我们一个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热岐黄文化的所有的同仁,祝愿咱们今天在场的所有的嘉宾,所有的乡亲父老,都能够像岐伯所预言的那样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活到一百岁!谢谢大家!”

  岐黄文化之旅4 (1)(1).jpg 

演讲完毕,现场的气氛开场就被点燃了。现场的来宾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里面蕴含着对岐伯故里认同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我过往也陪苏老师参加过几次会议,但这次活动,能明显感受到苏老师演讲过程中激动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念。回西安的路上,老师还意犹未竟,提出了两点文化发展的思考:一是希望国家和陕西省能够在岐山建设一座中华医祖岐伯纪念馆,让岐山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传统医药工作者精神寄托和寻根问祖的圣地;二是根据岐山县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生活安逸的特点,把岐山打造成一个健康养生、奉亲养老的基地,让人人老有所依,特别让80/90后独生子女的这一代能够减轻精神的负担,全身心地投入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是啊,岐伯不仅仅是一位医学家,《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岐伯和他的《黄帝内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可以为全人类的健康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动力和源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人自当坚守文化自信,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