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经验传承 > 张致祥:21首活血化瘀方的临床应用(5—8)

张致祥:21首活血化瘀方的临床应用(5—8)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7-30

张致祥:21首活血化瘀方的临床应用(5—8)

桂枝茯苓丸

【处方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各等份

【用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10大小),亦可改为汤剂(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各9),水煎服。

【功能】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 妇人少腹素有块,按之疼痛,或经行不畅,或经行少腹胀痛,或妊娠素有块而致漏下,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方解 本方是祛瘀消之要方。药用桂枝温通血芍药行血中之滞姜佐景谓桂枝活动脉之血,芍药活静脉之血),桃仁、丹皮破血祛瘀,消散结茯苓淡渗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白蜜为丸,缓和药力。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经闭体质壮实者,可在方中酌加大黄,增强破血消之力。还可用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亦可用于体积不大的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用本方加味当归、元胡、香附、红藤等,治疗慢性盆腔炎。

温经汤

【处方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当归9     芍药9   川芎6   丹皮9  

吴茱萸6   桂枝6   生姜6   半夏6  

甘草6     党参9   阿胶9   麦冬9

【用法】 水煎2次分服。

【功能】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漏下不止,少腹满胀,月经不调,先后不定期,量或多或少,或逾期不至,或一月再行;傍晚发热,手掌烦热,唇干口燥;或小腹冷痛,带下绵绵,久不受孕等症。

方解 本方是治疗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漏下不止,不孕等病之要方。临证着眼点:小腹冷痛,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傍晚发热;带下绵绵,久不受孕,月经不调,漏下不止等。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吴茱萸擅长行气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对气滞血瘀、寒凝腹痛之证良佳。当归、白芍、阿胶补血调肝;党参、麦冬、甘草、半夏、生姜益气和胃,滋补气血生化之源;川芎、丹皮活血化瘀,瘀去新血生而口干燥、手心烦热可解。本方为调经之祖方。蒲辅周谓此方乃温经活血,益气生津之法,重点在厥阴,阳明。临证须根据寒热虚实灵活加减下焦虚寒较甚者,肉桂可易桂枝,去丹皮、麦冬加小茴香、艾叶等以增强暖宫之力;气滞甚者,加入香附、乌药行气止痛;经血色紫有块者,可去阿胶加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漏下色淡淋漓不尽,兼有腰痠者加熟地、续断、杜仲补益肝肾;阴虚内热明显者可去吴、桂、半、姜等加入生地、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肾阴。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用于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大黄牡丹皮汤

【处方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9   丹皮9   桃仁9   芒硝9    

冬瓜仁30

【用法】 水煎顿服,日12剂。

【功能】 泄热逐瘀

【主治】 肠痈,右下腹疼痛拒按,腹皮微急或喜屈右足,牵引则痛剧,小便自调,舌苔薄腻而黄。

方解 方中大黄、芒硝荡涤郁结实热,宣通肠中壅滞;丹皮、桃仁凉血祛瘀;冬瓜仁除热散痈。诸药使热结通而痈自散,血行畅而肿痛消热重者加双花、蒲公英、败酱草;腹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乳香、没药;腹胀加枳壳、厚朴、槟郎;腹部有包块加皂针、地丁。

临床应用  用于急性阑尾炎初期有良效。可用于宫体炎、附件炎、盆腔炎而兼便秘属湿热者。

小结  上述7方均系张仲景之方。其中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丸)出自《伤寒论》,其余五方皆出自《金匮要略》。桃仁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而成,治疗热瘀互结之结实证如狂躁、闭经、跌打损伤等。后世出自《儒门事亲》的玉烛散,即调胃承气四物汤之合方,治疗血滞经闭属实属热者,与此方同出一机,是后人发皇古义而成,临床可相互印证。抵挡汤抵挡丸组成相同,用法用量有变,均系峻逐瘀血之方,非体实、邪实者勿用,汤较丸急。以上3方比较:一级抵挡汤;二级抵挡丸;三级桃仁承气汤。亦即重、中、轻。然此3方均属峻猛之将,临证必确属实证而体不虚者方可用之。下瘀血汤是破血泄热攻逐瘀血之剂。桂枝茯苓丸乃化瘀消癥之剂,增损用于子宫肌瘤、带下、经闭等。

温经汤即四物汤丹易地,加吴、桂温经散寒暖宫;归芍与阿胶补血调肝;参、麦、草、姜益气和胃,滋补气血,以滋气血化生之源,是调经之祖方。

 

四物汤

【处方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熟地15   当归12   白芍9   川芎6

【用法】 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功能】 补血调经。

【主治】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脉细舌质淡者。

方解 综观四药作用,地芍是血中之血药,归芎是血中之气药。两相结合,可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故而本方具有养血、活血、行气的功用。不仅血虚之证可以补血,血滞之证亦可以加减运用。是方妇人月经不调临床应用尤多,是补血调经之祖方,亦云“妇人方”之先贤。运用此方增损变化甚众,余不多述。因余意专谈活血化瘀,很多活血化瘀方均出于本方增损,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莫不由此方之变化。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