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会厌逐瘀汤
【处方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15克 红花15克 生地12克 当归6克
赤芍6克 桔梗9克 生草9克 枳壳6克
柴胡3克 玄参30克
【用法】 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功能】 活血逐瘀,利咽宽胸。
【主治】 治疗咽喉疾患。
【方解】 本方即血府逐瘀汤以玄参易川芎,去牛膝是也。方中桃仁、红花均用至15克,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改善微循环,逐除病理产物,修复病变组织,恢复生理功能,是本方特点之一。综观王氏治血诸方(法),此两味用量是群方之冠,读者三思之。桔甘取仲景桔甘汤之意,亦为诸方用量之首,取其清喉、解毒散结,是本方组成特点之二。生地、玄参取吴氏增液汤之意,养阴清热,是
本方组成特点之三。柴枳用量极少,意在理气而不伤阴,是本方特点之四。如是相伍,舒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痼疾焉有之不愈乎。
【临床应用】 慢性咽炎、咽喉部淀粉样变、声带息肉等缠顽性咽喉病症,慢性食道疾患(肿瘤、炎症),可与苓杏姜枳汤合方加减,亦可与麦门冬汤合方增损,治疗咽喉疾病。
《医林改错》谓“此方治痘后5—6天饮水即呛”。从证析理,王氏所言之痘,包括现代之牛痘、水痘,以及皮肤疮疡等皮肤病。
十五、身痛逐瘀汤
【处方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9克 红花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炒五灵脂6克 没药6克 生草6克 怀牛膝12克
香附6克 地龙6克 秦艽9克 羌活3克
【用法】 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功能】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 肩痛、腰痛、臂痛、腿痛,或周身痹痛,经久不愈,按之更痛,并见唇舌青紫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细。
【方解】 本方即桃红四物汤去芍、地加秦艽、羌活、牛膝、五灵脂、没药、地龙、香附、甘草而成,乃活血逐风之代表方剂。痹痛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肢节按之痛甚,舌质青紫。用归、芎、桃红、灵脂活血祛瘀;没药、香附行气止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利关节;秦艽、羌活祛全身风湿;甘草调和诸药。众药宣通气血痹阻,治疗久痛入络,是治疗血痹之良方。体虚或老人恒加黄芪,挟湿者加苍柏(二妙散);久痛加入全虫、蜈蚣尤良。
【临床应用】 各种痛证、痹证。《医林改错》谓:痹症有瘀血说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