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覆盆子 金樱子 :温肾涩精,能补能敛,对久崩久漏、白带绵绵等属肾气亏损,精血滑脱,需培本复旧者尤佳。
22、覆盆子 紫石英 :用于虚证不孕,温肾暖宫而不燥,益肾固精而不凝,子宫发育欠佳、排卵障碍、性感淡漠者为宜。
23、桑螵蛸海螵蛸:固肾收涩,合用能固冲止崩、涩精止泻、缩尿束带,多用于肾虚不固之崩中漏下、带下绵延、小便失禁、大便溏泻等症;于活血调经方中,起固摄冲任、防血妄行之效,组成通涩兼施方。
24、桑螵蛸金钱草:通涩并举、益肾缩尿,通利膀胱,宜于下焦湿热瘀结,日久损肾,症见腰酸、尿频急涩痛,常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症,病久肾虚腰酸,伴泌尿系感染者。一利一敛,开阖并施,湿热可利,肾气得固。
25、川续断 桑寄生: 补肝肾而强筋骨,固冲任且安胎元,多配杜仲,为妇科诸症所致的肾虚腰脊酸楚、胎漏、胎动不安之必选药。
26、桑枝桑寄生:补骨强筋、通络止痛,用于肾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常配路路通、丝瓜络,炎症性阻塞加红藤、公英等。亦治产后、失血后腰痛肢麻。
27、女贞子旱莲草:女贞子采在冬至,旱莲草收在夏至,两药配用,又名二至丸。女贞子甘苦入肾,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性平清补;旱莲草甘本酸入肾,滋阴凉血。两药合用,实肾养肝,凉血止血,凡妇科之肝肾阴虚所致的经崩淋漓、月经先期过多,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选用。
28、首乌藤合欢皮:益肾养血,解郁安神,《本草求真》曰:“合欢皮味甘气,……令五脏安和,神气自畅,……重用久服,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首乌藤益肾通络安神。两药合用,尤宜于妇人肝肾阴虚,肝郁火旺之心烦失眠,梦扰不宁者,常伍淮小麦、炙甘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29、芡实 莲须 :固冲止崩,涩业束带,健脾止泻,故宜于脾肾气虚之经崩淋漓,带下绵泻便溏,胎动胎漏等症。
30、煨肉果 煨金樱: 涩肠止泻,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泄泻滑脱。常配芡莲须,使固涩之力增强。
31、附子肉桂:性味辛热,一守一走,两药配伍补命门而暖胞宫,散寒凝而止痛经。朱师用于女子宫寒不孕、痛经等,多配紫石英、艾叶、干姜等。
32、小茴香 艾叶: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两药配用,适于痛以属寒凝气滞者。.
33、小茴香沉香末:辛温香窜,擅长散寒理气,疏络止痛。凡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炎症控制,属寒凝脉络者,作为疏络通管(温通法)之首选。沉香以研末冲服为宜;多用伤津伤阴,一般于经期用5天即停。
34、鸡血藤桂枝: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络,桂枝温经散寒通络,两药配伍,温补兼通,入养血、通经方中,治疗血虚、寒凝所致的闭经、月经涩少、产后肢节酸楚疼痛。
35、赤芍白芍:赤芍清热凉血,通脉消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散,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尤宜于血虚挟瘀有热之症,常用于妇女痛经、盆腔炎、徵瘕等症。
36、柴胡延胡索:肝藏血而主疏泄,两药皆入肝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凡妇女少腹、小腹疼痛,如内异症、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各种痛经,以及乳癖等所必用,多配川楝子效佳。
37、蒲公英地丁草:多配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肿化瘀。常用于急、慢性盆腔炎及内异症、输卵管炎症性阻塞,亦用于经期不慎房帏所致的经淋、腹痛。对消散乳癖也有效。
38、川楝子 路路通: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常配留行子、丝瓜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所必须。
39、广地龙路路通:地龙性寒下行,善走窜而通络利尿;路路通上通乳络,下疏胞脉。两药配合,尤宜于经前乳胀兼有输卵管积水阻塞之症。
40、马鞭草 留行子:清热活血,通络利水,专用于输卵管积水症,若配石见穿可增强疗效。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