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礼:糖尿病认识的七个误区
误区之一 ——糖尿病就是中医的消渴病。实际上,糖尿病只是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消渴病还应包括尿崩症、甲亢等疾病。尿崩症的临床特点是多尿,尿比重低,引起烦渴多饮;典型的甲亢则往往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及突眼证,食欲亢进、消廋等。临床应予以注意。
误区之二 ——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糖、脂纺和蛋白质代谢失常。血糖、尿糖增高只是糖尿病的标,其根本在“胰岛功能低下”。因此,不能将糖尿病与吃糖太多简单地画等号。
误区之三—— 糖尿病就一定要打胰岛素。胰岛素的确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的特效药品。但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要通过饮食调理、体能锻炼、口服降糖药以及合理的中医药调治就能控制。
误区之四——糖尿病只能用降糖药。降糖药对控制血糖确实有一定疗效,但血糖高是胰岛功能障碍,单纯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并不能从根本上恢复胰岛功能。从某种意义上看,降糖药物的使用只能算是一种治标之法。 目前,中西药对血糖控制都有一定疗效,用药时应考虑糖尿病病人的病情程长短、病情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合理加以选择。中医中药在控制血糖的持久性,尤其在并发症、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相当优势。当然,用中药者,一定要按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治疗,从而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切勿轻信所谓单方、秘方,一方一药统治百病的情况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误区之五——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调节。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疾病,与长期饮食过多,体格肥胖,活动减少,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人去除上述不良因素,血糖往往有很大下降。研究表明:对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进行正确的生活调节,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一般来说服药量少,血糖控制的也较满意,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可长期停用药物。所以合理进行生活调节,尽量减少降糖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糖尿病患者的明智选择。
误区之六——盲目节食。 糖尿病病人全身各脏腑器官处于营养缺乏状态,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尤以双下肢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饮食中营养物质没有被吸收利用(主要是糖分),加上人为的控制饮食,导致人体本已不足的营养更加缺乏,长期这样不但糖尿病本身不可好转,其他内脏如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也会因营养不足而产生病变。正常的饮食应该是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糖尿病人除忌食糖、花生米、辣椒、白酒等外,一般面、米、蛋、奶、肉、水果、排骨汤等均不一定需要完全忌用。
误区之七——过分强调运动。 糖尿病患者要提倡适当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但不宜过度运动而形成劳累。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者更不能勉强运动,否则事与愿违。应以运动时及运动后身体不感到累为度。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