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凝聚众智、萃取精华,冶炼成为大器向新冠病毒亮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寻找“武器”,推出了“清肺排毒汤”。组方为: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此方共由21味中药组成,涉及4个经方,即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根据相关文件,结合本工作室研究,孙光荣认为:
毒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而致发热、咳嗽,故君以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之力。遵经方之量,石膏应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据病人发热情况,灵活调整石膏用量,正如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推广方案》中的“备注”所提醒: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因为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纵观历代医家在治疗瘟疫时多选用麻杏石甘汤,近贤蒲辅周、邓铁涛先生亦喜用之。
湿邪入里,加之肺失宣降,水经不布,水湿内盛,以致出现脘痞、纳差、呕恶、便溏等胃肠道症状及常见舌苔厚腻。寒湿之邪,郁而化热入里,邪热充斥内外而发热,故臣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小柴胡汤和解清热。方中重用泽泻,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用茯苓、猪苓之淡渗以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用白术和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用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散其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故《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推广方案》强调:“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方中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甘草,是取其柴胡苦平,轻清升散,疏邪透表,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黄芩配合柴胡,一散一清,热邪得解。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加用枳实、陈皮以理气健脾祛湿,加用藿香以芳香化浊。
寒湿入肺,痰饮郁结,而气逆喘咳,佐以射干麻黄汤下气平喘。射干苦寒,清热解毒,消痰利咽。麻黄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宣发肺气而平喘咳,细辛温肺化饮,助麻黄解表祛邪,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款冬花辛微苦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方中去五味子、大枣,因此疫病均多以干咳为主,而五味子有收敛之弊、大枣能够助湿生热,故均去除。
进而言之,方中加入山药、枳实、陈皮、藿香,俱为围绕中州脾胃所设,山药虽能益气,但非大补之药,既无助邪之虞,又合顾护胃气之旨,同时防范祛邪药辛散苦寒伤正;枳实宽中下气,暗合吴又可达原饮之溃邪下达之意;陈皮、藿香共奏理气、醒脾、化痰之效。
综上可见,全方是四个经方组合而成的全新复方,辛温又辛凉,甘淡又芳香,多法齐下,共同针对寒、热、湿、毒、虚诸邪,共奏宣肺止咳、清热化湿、解毒祛邪之功效。全方重点在疏不在堵!凸显给邪气以出路,而不是旨在围堵、对抗、棒杀毒邪,能够使得毒热之邪从肺卫宣泄而去,湿毒之邪从小便化解而去。故名之曰:清肺排毒汤。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结合90%有效率的临床疗效的数据支撑,清肺排毒汤的普适性与显效性已毋庸置疑,建议列为此疫治疗的核心方药,尽快在抗疫临床第一线推广应用。(据中国中医药报)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