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苏礼: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0-11-27

苏礼: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代谢内分泌近年来发病率已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成年人患病率高达11.2%)糖尿病一般分为型糖尿病(IDDM)和型糖尿病(NIDD)。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幼年型糖尿病是指胰脏只分泌少量胰岛素或完全不分泌。这是因为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受到损伤所致,意着身体由于缺乏胰岛素,所以无法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而以脂肪代替。此型的糖尿病通常是在40岁之前突然发现,且来势凶,患必须依赖注射胰岛素来维持体内正常的血糖浓度。型糖尿病又称迟现型、成年型糖尿病 此型占所有糖尿病例的90%患病高峰在50~70岁,患者多半有饮食过量、超重、肥胖的特症,出现多、多渴、多尿善饥、消廋、疲乏无力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必需将无法利用的糖份排出体外,连带也有大量的水分从体内排泄出来。因此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有小便频繁、常口渴、虚弱、疲倦、饥饿的现象。由于无法充分利用摄取的食物,因此,即使口大开,体重仍然会减轻,营养亦会失调。常出现的症状还包括伤口不易愈合、视力减退、剧痒、手脚(尤其踝关节以下部位)酸麻、刺痛等感觉。
  糖尿病如果治疗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如糖尿病性心脏血管疾患、脑中风、肾脏病、尿毒症、视力模糊、眼盲等有研究显示,72%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血脂紊乱;58%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肥胖。此外,神经系统的病变也常见,手脚酸麻、膀胱无力、肛门失禁、泻肚、阳萎等症状。

一般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是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

 

1.中医辨证论治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消渴病应分以下5型辨证论治。

1燥热伤肺: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于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花粉10g  黄连3g  生地黄30g  葛根10g  麦冬15g  沙参15g  石斛10g

2胃燥津伤: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味:生石膏30g  知母10g  生地黄15g  麦冬15g  黄连3g  山栀子10g淮牛膝10g

3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细弦数。治以滋补肾阴。六味地黄汤加味:山茱萸10g  山药15g  生地黄15g  茯苓10g  泽泻10g  丹皮10g知母10g  玄参15g  苍术6g  复盆子15g

4阴阳两虚:尿频,饮一溲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以温阳滋肾。肾气丸加味:附片10g  肉洼3g(兑服)  熟地15g  山药10g  山茱萸10g  丹皮6g  茯苓10g  泽泻10g  益志仁3g  补骨脂10g  甘草6g

5阴虚阳浮:尿频量多,烦渴面红,头痛恶心,口有异味、形瘦骨立,唇红口干,呼吸深快。或神昏迷蒙,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苔灰或焦黑,脉微数疾。治以救阴回阳。生脉散加味:西洋参6~10g  麦冬10g  五味子3g  附片10g  龙骨20g  牡蛎20g  黄精15g

加减:降低血糖可试加玄参、苍术、拔葜;兼血瘀可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并发疮疡、痈疽选加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等;并发神经病变,可加全蝎、乌梢蛇等。

 

2. 中成药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很多,但应用时仍以辨证选药为好。常用的有:

消渴丸:由黄芪、生地、天花粉及西药优降糖组成。有滋补肾阴、益气生津、降低血糖的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糖尿病。服法:每次5~10粒,每日2~3次。

玉泉丸:由天花粉、葛根、人参、麦冬、茯苓、甘草、乌梅、生黄芪、蜜炙黄芪组成,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燥、降低血糖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用于初期或慢性病人的辅助治疗。服法:每次6~9克,每日2`3次。此方出《叶天士手集秘方》,当年谢觉斋老服之有效。

六味地黄丸:用于糖尿病人兼肾阴虚者。

金匮肾气丸:用于糖尿病人兼肾阳虚者。此方出自《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原方主治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古今医家以之治消渴多效。

采用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胰岛素依赖型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找寻并发现能够完全代替胰岛素中药制剂,是目前中治疗糖尿病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中药可否和西药合用的问题临床经验表明,单独使用西药或中药病情控制不理想中西医配合治疗可能会提高降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减轻合并症、并发症,可以考虑配合使用

 

3.针灸及食疗

针灸治疗:

(1)体针:取曲池、三阴交、阳陵泉。多饮加鱼际、复溜;多食加中脘、内庭;多尿加关元、太冲。直刺以得气为度,留针20分钟,21次为一疗程。据报道,用此法治疗糖尿病70例,有效53例,有效率75.7%,针刺前后血糖平均下降108.7mg%。   

(2)耳针:选内分泌、胰、肾上腺、肺、皮质下等穴位,每次用2~3穴,交替使用。中等刺激,留针5~15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

      (3)经穴注射:取夹脊胸3、脾俞;夹脊胸10、肾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lml,隔1~2日一次。

食疗:食疗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数以千计,现择要简介如下:
   (1)菠菜粥:菠菜10015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2)芹菜粥:鲜芹菜60100克,切碎,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3)木耳粥:黑木耳30克,粳米50克,大枣3枚,先浸包木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木耳共煮粥食。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

(4) 苦瓜: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苦瓜具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常食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可用鲜苦瓜作菜食用或红烧苦瓜,每次100克。糖尿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5)南瓜:南瓜降低血糖作用有关资料报道不一研究表明,南瓜粉对轻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可将南瓜烘干研粉,每次5克,每日3次,也可用鲜南瓜250克煮熟食用,既充饥又可降低血糖。其它田螺、鳕鱼、蚕蛹、海参等均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
    (6)猪胰汤:猪胰1个,黄芪60克,山药60克,水煎汤,食猪胰,饮汤。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7)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

 
    4.单方验方

社会上流传的治疗糖尿病的单方验方不少,但真正确有疗效的不多,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为宜。

 (1)天花粉、山药各15g,水煎服。适用于肺肾阴虚。

    (2)天花粉10g、麦冬15g、知母10g,水煎服。适用于肺胃热盛证。

    (3)玉米须30g,水煎服。适用于轻型糖尿病。

    (4)猪胰焙干、研粉,每次服3g3次/日。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5)黄芪30g,水煎服或煎汤代茶饮。适用于气虚证。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