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9—21)张宝藏、秦鸣鹤、石公集医案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9—21)张宝藏、秦鸣鹤、石公集医案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5-02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921)张宝藏秦鸣鹤石公集医案

 

19.张宝藏治气痢案

    太宗苦气痢,诸治不效,即下诏问殿庭左右:有能治者,重赏之。宝藏曾困其疾,即具疏以乳煎荜拨方。上服之立瘥。……逾月……上疾复发,问左右曰:吾前饮乳煎荜拨有功。复命进之,一啜又平。……其方每服用牛乳半升,荜拨三钱匕,同煎减半,空腹顿服。

                                                  《名医类案》卷四

【评析】气痢一名气利,一指痢疾之因于气虚者。证见下痢滑脱,大便随矢气而出,治宜温涩固脱;一指痢疾之因于气滞者。证见腹中拘急,大便如蟹沫,治以清热化滞。唐太宗所患,当属前者。

荜拨一名荜,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性味辛热,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等;牛乳能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二者合用,当有补虚理气、温中止痢之效。用荜拨牛乳治气痢,张宝藏事先已经亲身试验有效,又经唐太宗使用证实,说明此方疗效确切。《政和本草》荜拨条下按语中认为,用此方治气痢,“年长而虚冷者必效”;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食疗篇中收录的“服牛乳补虚破气方”即是此方,孙氏还据张澹所云称:“波斯国及大秦甚重此法,谓之勃散汤”;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气痢,泄如蟹渤,亦仿此例用牛乳、荜拨煎服。说明此方确有渊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张宝藏,唐代官吏,贞观中(627~649年)任皇家仪仗队队长(金吾长),以用牛乳荜拨煎治愈唐太宗李世民气痢症而闻名。

 

20.秦鸣鹤治风眩案

    唐高宗苦风头眩,目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秦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愈矣。天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邪!鸣鹤叩头请命。上曰:医人议病,理不加罪。且我头重闷,殆不可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决矣。命刺之。鸣鹤刺百会及脑户出血。上曰:我眼明矣。言未毕,后自帘中顶礼以谢之。

                                              《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

【评析】这是一首颇具故事性的医案:唐高宗李治为头目风眩症所困扰,眼睛不能看东西,召来侍医秦鸣鹤为他诊治。一番诊察之后,秦鸣鹤对唐高宗说:这是风毒上攻所致的风眩症,如果用针刺头部的穴位,稍微出一点血就会痊愈。天后武则天在帘后生气地说:凭你说的这句话就可以问斩。天子头上,难道是可以出血的地方吗!秦鸣鹤连忙叩头谢罪。高宗说:医生议论病情,与理不应加罪。况且我的头部胀闷,简直不能忍受,出点血未必不好,我的决心已经定了,就让他给我扎针吧。于是秦鸣鹤就为高宗针刺百会及脑户两穴,少少出血后,高宗高兴地说:我的眼睛已经能看见东西了。话未说完,天后从帘子后行大礼表示感谢。

按风眩为眩晕的一种,又名风头眩,据《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其证多由体虚,风邪入脑所致。证见头晕眼花,呕逆;甚至厥逆,发作无常,伴有肢体疼痛。又《备急千金要方》称风眩为癫痫的别称。百会、脑户均为督脉的主穴,两穴刺而出血,有祛风止眩,安神明目之效。

秦鸣鹤,唐代著名医家。高宗时(650~683年)侍医。精针术,以医术名于时。

 

21.石公集治白内障案

    同州有眼医石公集。剑南少尹姜沔丧明,亲见石生针之,不一刻而愈,其神医也。……法以针旁入白睛穴上,斜拨去之,如腊塞管,腊去管明。……脂当老硬如白玉色,始可攻之。

                                           《樊川文集·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

【评析】这段文字的译文是:同州有一位眼科医生名叫石公集。剑南少尹姜沔眼睛失明,亲自找到石公集,请他用针拨术治疗,不一会儿就痊愈了,简直是一位神医。方法是用针从侧面进入白睛穴上,在斜拨以去除内障,白内障就像腊堵塞了瞳孔一样,白内障去除了,眼睛也就能看见东西了。内障要成熟变硬,象白玉的颜色一样,才可以行针拨术。

本案是一例见于古人文集中的中医医案,唐代诗人杜牧用生动的文字记载了眼科医生石公集施行针拨白内障术的治疗方法、疗效以及典型病案。针拨白内障术是中国中医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其具体治疗方案在清人黄庭镜所撰的《目经大成》中有详细记载。从此案的记载可以证明,唐代医生石公集应当是这一神奇医术的主要发明者。经过一千多年来不断地的研究和改进,我国针拨白内障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石公集,唐代著名眼科医生,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在针拨白内障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有突出贡献。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