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我用经方治肿瘤
半夏泻心汤与胃癌
我最拿手的,就是半夏泻心汤和乌梅丸,它不一定能把肿瘤解决,但是病人吃了舒服啊。我也发现,如果内科杂病是寒热错杂,那么肿瘤患者可以说是寒热胶结,这就是我“寒热胶结致癌论”产生的前提。
有了“寒热胶结致癌论”的论点,我主要把它用于胃癌。辛开苦降就是指的干姜的辛和黄连的苦,使得升降失常得以恢复,这里不仅仅是寒热并用,有寒有热的问题,这就是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是中医的特点。但是如何调升降,让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升清降浊这是常规,而辛开苦降才是更深层次的。所以我就形成了一个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癌的思路和方法,这么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病案。
食道癌
有一次一位医生找到我,他的父亲是食管癌,已经到了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找到我。我说我只能勉为其难。我辨证的结果就是小青龙汤证,在这个基础上,我一般还要加威灵仙30克,缓解食道痉挛。就是说虽然是机械系的梗阻了,但是当有某些刺激时,它在机械系的梗阻上肌肉痉挛了,我们虽然一下子解决不了机械系的梗阻,但是缓解挛急还是中医的强项,再加芍药甘草汤,更是缓解挛急的妙方。辨病用药呢,壁虎12克,冬凌草30克,重要的是,因为一点水都喝不下了,我用了一般轻易不用的药,药性剧烈的药,硇砂1克,硼砂1克,冲服。
一次就熬了5付药,我说喝不下去不要紧啊,一点一点喝,总要用药作用于局部。结果到第二天早上一上班,这个医生找到我,他说:“王老师,太好啦,我爸已经能喝下去药了”。所以他就顺势参加了我的学习班。
两个月前还有一个例子,是陕西一位处级干部找到我,说他妈妈是食道癌,奄奄一息水米不进,我一看已经大肉已脱,这个怎么办呢?我说你这个时候找我不是有点为难我么。他说没办法我才知道你,你能不能出个处方。我说那也只能是勉为其难了。我也根据她的舌像开的小青龙汤,同时还有大半夏汤,就是半夏,生姜,人参,结果这位老太太也就逐步的能吃下去饭了。这就说明我们的经方还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
宫颈癌
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温经汤,都能背过也都用。温经汤恰恰是寒热胶结致癌论的代表方剂。张仲景在写《金匮要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就不写了,只写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的,不典型的,所以金匮要略的要是重要的意思,略掉的是平常的。这在温经汤中间体现的就很明确。
我们一般理解温经汤就是针对冲任虚寒的,但是张仲景的条文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的是手掌烦热,唇口干燥,说的这些都是热象没有寒象,没有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说的都是一些常规的寒象,相反说的都是一些热象。他在用药中间,不仅有温经散寒的,更有麦冬,丹皮清热养阴的,说明寒邪是可以化热的,寒热是可以并见的。寒热胶结才导致了温经汤证的这一种五十岁左右出血的妇科肿瘤。
卵巢癌
卵巢癌是血水互结。
我把温经汤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主方。卵巢癌的主方是什么呢?我觉得卵巢癌是少阳三焦水道不利,血水互结的表现,所以我用小柴胡汤梳理三焦水道,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二者共同组成方剂。
我们大家对张仲景的六经很熟悉,实际上张仲景的六经是在继承《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是他没有重视手经,他重视的是足六经,没有重视手六经。三焦通利水道,包罗五脏六腑,这才是小柴胡汤能百发百中,左右逢源,应用广泛的理论依据。
在这几个方子的基础上,我还把内经十三方之一,四乌鲗骨一芦茹丸作为妇科肿瘤的主方。内经的方子本来就少,只有十三方,好多方子还是单味药,而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却是经方中的经方,它的主药就是海螵蛸和茜草。
我们中医最容易把海螵蛸用于胃溃疡,这是因为乌贝散路人皆知,因为诊断明确,用药单纯又有效,所以海螵蛸就被我们认为只是治酸止痛的药。实际上海螵蛸作为乌贼的骨,为什么就不能和穿山甲,鳖甲,牡蛎一样,具有软坚散结的功能呢?为什么就不能和龟甲一样具有补养作用呢?
我认为海螵蛸既能补肝肾又能软坚散结,刚好能针对妇科肿瘤肝肾不足,癥瘕积聚的基本病机。妇人以血为用,妇科肿瘤肯定与血有关,究竟是血虚还是血瘀,究竟是出血还是瘀血停留不下呢,茜草刚好双向调节,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所以此方精炼就精炼在这里了,我把它叫做海茜汤,一般海螵蛸30克,茜草12克,如果不出血,茜草6克,有出血还可以用到18克,作为妇科肿瘤的基本方。
说到这里我还要说一下我的观点,现在说的经方就是指在张仲景著作中的方剂,张仲景的经方固然辉煌无比,但是张仲景的经方在数量上有限,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在宋代医家重新让《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的时候,就加了许多唐代的方剂,比如说千金苇茎汤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后边的。三物黄芩汤就是加到妇人产后病篇后面的。
肠道的恶性肿瘤
千金三物黄芩汤用来治疗肠道的恶性肿瘤。
我把妇人产后病篇的千金三物黄芩汤用来治疗肠道的恶性肿瘤,为什么呢?这就是扩大了经方的使用范围,我们抓住了它的配伍精炼。《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芩能治诸热,我看黄芩是既能清血热又能清实热还能清湿热还能清虚热,黄芩的清热作用是特别好的。生地养血滋阴,苦参祛湿解毒,这样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剂,能很有效的针对燥湿相混的癌症表现。我就以三物黄芩汤作为燥湿相混致癌论的代表方,作为大肠癌的主方。
说一个早期的例子,我1998年开始从事肿瘤临床,我的一个亲戚的亲戚找到我,是直肠癌术后,因为有淋巴侵犯,所以术后开始做化疗,一次化疗都没有做下来,他就不做了,因为副作用太大。他就找到我,要求一是只吃中药,二是还不能贵,因为没有钱啊。更主要的是,家里还有一位八十岁的老母亲,这是难为我了,不过我也是有办法,有精炼的方子,就是三物黄芩汤。所以就在三物黄芩汤的基础上,一般用药不超过十味。这位老先生坚持的也好,到现在还健在,已经八十来岁了,他的老母亲活了103岁。
说到大肠癌呢,我近几年还有新发现,大肠癌应该从肠痈论治。我们大家说肠痈不就是阑尾炎么?谁说是阑尾炎?说是老师说的。老师的那个时候确实是癌症发病率低的时候,那个时候认识阑尾炎的机会多,从我们现在来看,张仲景说的肠痈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大肠癌。
我有什么根据呢?因为张仲景在肠痈篇一开始就拉开阵势讲话啦,“肠痈之为病”,之为病是什么意思?这话怎么听起来熟熟的,“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张仲景一生只用过七个“之为病”,除了六经用了以外,就用到肠痈上了。你不觉得这样一看,肠痈难道就是简单的阑尾炎么?不是太小视肠痈矣?
张仲景之所以拉开架子说,肠痈这个病啊,这就是一种语重心长的口气。“其身甲错”,这个肌肤甲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啊,同时他提到了数脉,大家知道张仲景还讲过“数脉不时,必生恶疮”,张仲景明确的提出了数脉就是恶性肿瘤的一个脉象,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这个大肠癌的经方治疗是我近两年来的一个热点,讲了十几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我是以理服人。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非常适合临床实际,救活了薏苡附子败酱散,救活了大黄牡丹皮汤,同时救活了黄土汤。
大家觉得黄土汤是治什么的?老师讲是治脾阳虚便血的。是这样么?张仲景只说远血,近血,没有说阳虚啊!怎么就认为他是阳虚?难道就是因为用了黄土和附子么?那怎么没有看到还用了黄芩和生地呢?其实张仲景就是寒热并用的,黄土汤就是治疗大肠癌晚期反复出血,寒热并见的这种复杂局面的。
能说明我这个观点的,还有黄土汤条文的上面一条,这就又是条文排列法的意义了。我们对上面一条的理解肯定不够,甚至是没有人用过,因为张仲景也说的太简单了,“吐血者,柏叶汤主之”。那这两条放在一起有什么意义呢?上一条是吐血,下一条是便血,为什么这么简单呢?
柏叶汤是什么?侧柏叶,艾叶,是寒热并用啊!干姜,马通,还是寒热并用啊!这种寒热并用治疗上消化道吐血的方子,有人用过么?没有,为什么?想不通啊!一见吐血你敢用寒热并用的这四个药么?这就是寒热胶结致癌论在《金匮要略》中的突出表现。吐血就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出血,便血就是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出血,所以张仲景把它们在一起放。
发扬经方,要在经方的基础上扩大,而不是局限于经方。目的是治病,不是为了经方而经方的。(马传琦整理)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