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知道,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可是我们中医治疗肺癌呢,还没有提出一个辨病方法,或者说还和其他癌症一样对待,没有一个独特的认识观点。
我在临床中发现,肺癌就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的肺痿。肺痿可以说是张仲景在整个著作中辨病理论体系最完善的一个病。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辨病论治最成功的典范。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中医内科教材,48个病中只有肺痿不知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病。
《肺癌当从肺痿论治》是我的博士论文,我解决了肺癌和肺痿的关系问题。当我们把肺癌和肺痿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治疗肺癌就眼前一亮,许多著名的方剂,比如射干麻黄汤和麦门冬汤,都成为我们治疗肺癌非常优秀的方剂。
一般肺癌病人到我的门诊上,我先问他喉咙里赫拉不赫拉响,这个意思就是喉中有没有痰声,只要是喉中有痰声,就是射干麻黄汤。用起来消除症状非常快。
大家可能说那你这是消除症状,你没有抗癌啊?我个人认为,症状的消除就是人体的阴阳趋于和谐的表现。身体的康复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恢复正常,就具有了防癌抗癌的能力。难道治疗癌症就必须抗癌,这种思路是不对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发现了更多的东西。以张仲景的麦门冬汤为例,治疗大气上逆,咽喉不利。这个咽喉不利恰恰就是好多肺癌病人的特殊性问题。麦门冬汤中,麦冬七升,量是非常大的,半夏一升,这是千古妙对啊!半夏的燥湿,麦冬的滋阴,两两相对,相反相成,这就是我们针对燥湿相混致癌论的有效对药和方剂。
肺癌并不是简单的气阴两虚,而是既有气阴两虚,又有痰浊上泛,一方面是阴虚,一方面是痰浊。那么怎么治呢?养阴不利于消痰,化痰又不利于养阴,左右两难。张仲景给我们提供了麦冬配半夏的典范。
可惜的是在我以前,没有燥湿相混的概念,所以我们的看法总是那么的简单,要么简单的只是气阴两虚,要么简单的只是肺胃阴虚。当我们看到肺胃阴虚的时候,二版本科教材上讲:麦门冬量大,来补养肺胃,滋阴。那半夏呢,半夏燥湿化痰不适应于阴虚啊?所以他就想当然的解释为半夏的用量很小,用于辅佐。
我怎么讲呢?我说这种解释就是想当然。半夏的用量小么?小柴胡汤和小青龙汤里,半夏的用量都是半升啊,《金匮要略》中有13个方子用半夏,其中10个方子的半夏用量是一升,那么麦门冬汤中半夏用一升是常规量啊,怎么能说量很小呢?
再看泽漆汤,泽漆是张仲景用量最大的草药,用量是三斤,这恰恰说明重病就是要用重药,肺癌这种重病确实需要用重药,这个时候不用重药,几时用呢?张仲景也知道这个量大,怎么办呢?他是先用水煮三斤泽漆,然后用煮的水再煎其他的药。这就是我们为恶性胸水挖掘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药。在“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的上一条,是“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这里学习张仲景的著作,条文排列法非常重要。刘渡舟教授在1980年《陕西中医》创刊号和第二期上连载了《伤寒论条文排列法的意义》一文,这对我影响深远。他是说张仲景的《伤寒论》的条文排列是有意义的,不是随意的。
那么《金匮要略》里的条文排列有意义没有?没有文章说。我说:“有意义。”就像现在我们讲的,先讲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再讲脉沉者,泽漆汤主之。那就是一个在早期,一个在晚期。问题是谁也不能凭脉浮,就用厚朴麻黄汤。经过我的研究,里面大有玄机。
为什么把厚朴作为主药呢?因为厚朴太特殊了,厚朴的作用没有被我们现代中医所认识。比如说到厚朴,我们用半夏厚朴汤,为什么用厚朴呢?化痰理气啊。理气的药那么多,为什么要用厚朴呢?正如王好古说的:“厚朴,善化凝结之气”。我在张仲景的麦门冬汤基础上,加海浮石,白英,百合等等,组成了海白冬合汤,被国内很多中医肿瘤专家所喜用。
我们非常熟悉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的,我再把泽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的基础上加味,组成了葶苈泽漆汤,治疗肺癌胸水,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我的这两个治疗肺癌的方子也作为三甲医院的协定处方和广西十二五肿瘤创新平台推荐的处方,被十七家中医院应用,疗效确切。这个呢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在文献中都可以查到,要说的是文献中还没有写的。(马传琦整理)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