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宋元名医陈自明、王好古医案选析

苏礼:宋元名医陈自明、王好古医案选析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11-12

 

一、陈自明治子悬案

丁未六月间,罗新恩儒人黄氏有孕七个月,远出而归。忽然胎上冲心而痛,卧坐不安。两医治之无效,遂说胎已死矣。便将萆麻子去皮研烂,加麝香调贴脐中以下之,命在垂危。召仆诊视,两尺脉沉绝,他脉平和。仆问二医者曰:契兄作何证治之?答曰:死胎也。何以知之?答曰:两尺脉绝,以此知之。仆问之曰:此说出在何经?二医无答。遂问仆曰:门下作何证治下?仆答曰:此子悬也。若是胎死,却有辨处。夫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面青舌青吐沫者,母死子活;唇口俱青者,母子俱死,是其验也。今面色不赤,舌色不青,其子未死。其证不安,冲心而痛,是胎上逼心,谓之子悬。宜紫苏饮子,治药十服.而胎近下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

【评析】子悬是由陈氏首次命名的妇产科疾病,一名胎上逼心。其证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以致胎上冲心而痛。所用紫苏饮乃理气安胎的主方,方出《普济本事方》,由当归三分,甘草一分,大腹皮、人参、川芎、陈橘皮、白芍药各半两,紫苏一两,姜四片,葱白七寸组成,水煎空心温服。主治妊娠胎气不和,怀胎上迫胀满疼痛,即所谓子悬。此方去川芎名七宝散,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

本案提出了子悬与死胎的鉴别诊断方法,又指出通过观察面、舌、唇、口的色泽推断子母存活情况的要点,均系实践经验之心法,堪供参考。

陈自明,宋代著名医学家。字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凡二十四卷,系对南宋以前妇产科成就的系统总结,为中医妇产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王好古治伤寒太阴证案

洛州义井亍北浴堂秦二母病太阴证,三日不解。后呕逆恶心,而脉不浮,文之与半硫丸二三服不止,复与黄芪建中等药。脉中得之极紧,无表里病,胸中大热,发渴引饮,众皆疑为阳证,欲饮之水。余与文之争不与。又一日,与姜、附等药,紧脉反沉细,阳犹未生。以桂、附、姜、乌之类酒丸,与百丸接之。二日中凡十余服。渴止,脉尚沉细,以其病人身热,躁烦不宁,欲作汗,不禁其热,去其衣被盖复。体之真阳营运未全,而又见风寒,汗不能出,神愦不醒。家人衣之,装束甚厚,以待其闭。但能咽物,又以前丸接之。阳脉方出而作大汗。盖其人久好三生茶,积寒之所致也。……翌日,再下瘀血一盆,如豚肝然。……余教以用胃风汤加桂、附,三服血止。

                                         《阴证略例·治验录》

【评析】本案证候颇为复杂。王氏凭脉辨证,洞察病机,不为外假热所惑,始终以温补脾肾为治疗大法,循序渐进,终克顽疾。由此可见王氏不仅善于辨别寒热错杂之证,尤其善用温补脾肾之法。

胃风汤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白术、川芎、人参、白芍药、当归、肉桂、茯苓组成,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粟米百余粒煎服。主治风冷客于胃肠诸证。

王好古,元代著名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喜好医方,重视内因,精于温补脾肾。著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等。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