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宋元名医张杲王珪医案评析

苏礼:宋元名医张杲王珪医案评析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11-05

 

1.王治噎膈案

一村夫,因食新笋羹,咽纳间,忽为一噎,延及一年,百药不效。王中阳乃以荜拨、麦芽炒,青皮去穰、人参、苦梗、柴胡、白蔻、南木香、高良姜、半夏曲共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热服。次日病家来报曰:病者昨已病极,自己津唾亦咽不下,服药幸纳之,胸中沸然作声,觉有生意,敢求前剂。况数日不食,特游气未尽,拟待就木,今得此药,可谓还魂散也。王遂令其捣碎米煮粥,将熟,即入药再煎一沸,令啜之,一吸而尽。连服数剂,得回生,因名曰还魂散。后以之治七情致病,吐逆不定,面黑目黄,日渐瘦损,传为噎症者多验,但忌油腻、鱼腥、粘滑等物。

                                     《名医类案))卷四

【评析】风、痨、臌、膈,世称四大恶病,噎膈是其中之一。病见饥欲得食,但噎塞于咽与胸膈之间,或未曾入胃即有痰涎挟食还出。一般临床多取化痰散结、理气化瘀诸法。本案证属中焦虚寒、胃气不降,故用健脾理气,辛温燥热之药取效。又王氏用药散煮粥调服,集药疗与食养之功,寓泄于补,不失为诸慢性病善后调理之良法。

王珪,元代医家。字均章,号逸人,又号洞虚子、中阳老人。江苏吴县人。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创滚痰丸方,颇为后世习用。撰《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药方》四卷。

 

2.张杲治衄血案

张杲在汝州,因出验尸,有保正赵温,不诣尸所。问之,即云衄血己数斗,昏困欲绝。张使人扶掖至,鼻血如檐滴。张谓治血莫如生地黄,遣人觅之,得十余斤。不暇取汁,因使生服,渐及三、四斤。又以其滓塞鼻,须臾血定。

《名医类案》卷十一

【评析】鼻出血即所谓衄血。一名鼻衄。多由肺经有热,迫血上溢;或肝火偏旺,或阴虚虚火上炎所致。鼻衄不止,出现晕厥等严重情况者,称之为“鼻洪”,除急用犀角地黄汤等内服外,尚需用局部压迫等外治之法,配合抢救。

生地黄味甘苦性凉,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养阴,凉血止血。本案中张氏用生地黄单味以治大衄血,内外兼用,收功迅捷,可见其对药性谙熟之程度。单方能治大病,名医善用单方。读此案启迪人们对小方小药应倍加珍视。

张杲,南宋时期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精于医理,撰有《医说》十卷。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