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时珍治风水案
一士妻自腰以下浮肿,面目亦肿,喘急欲死,不能伏枕,大便溏泻,小便短少,服药罔效。时珍诊其脉沉而大,沉主水,大主虚,乃病后冒风所致,是名风水也。用千金神秘汤加麻黄。一服喘定十之五,再以胃苓汤吞深师薷术丸,二日小便长,肿消十之七,调理数日全安。
《本草纲目》卷十四
【评析】风水为水肿病的一种。《素问》水热穴论有云:“勇而劳甚则肾汗出……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浮肿,本之于肾,明曰风水。”本案为风邪外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的水肿,故用开鬼门、洁净腑之法获得痊愈。
千金神秘汤方出《医学发明》。由紫苏叶、桔梗、生姜、桑白皮、人参、茯苓、木香组成。功能发汗疏表,宣肺利水;深师薷术丸方出《外台秘要》由香薷熬膏,加白术末和丸而成,主治风水,通身皆肿。
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毕生研究药物,通过考证文献、亲身服药、临床观察、反复实践,撰成《本草纲目》凡五十二卷。该书被誉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著作。
2、孙一奎治下消案
一书办,年过五十,糟酒纵欲无惮,忽患下消之症,一日夜小便二十余度,清白而长,味甘甜,少顷凝结如脂,色有油光。治半年不验,腰膝以下皆软弱,载身不起,饮食减半,神色大瘁。脉之六部大而无力。书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法当温补下焦。以熟地黄六两为君,鹿角霜、山茱萸各四两,桑螵蛸、鹿角胶、人参、白茯苓、枸杞子、远志、菟丝子、怀山药各三两为臣,益智仁一两为佐,大附子、桂心各七钱为使,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晚淡盐汤送下七八十丸。不终剂而愈。或曰:凡云消者皆热症也,始公具方,人多议之,今果以温补成功,此何故哉?予曰:病由下元不足,元气升腾于上,故渴而多饮;以饮多,小便亦多也。今大补下元,使阳气充盛,薰蒸于上,口自不干。譬之釜盖,釜虽有水,若底下无火,则水气不得上升,釜盖干而不润;必釜底有火,则釜中水气升腾,薰蒸于上,盖才湿润不干也。
《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案》卷二
【评析】消渴之病名,出自《素问·奇病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宋元之后,已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其多饮多渴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多饮多尿,小便甘甜者为下消。下消又称肾消。多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本案患者年过五旬,一日夜小便二十余度,清白而长,味甘甜,当属下消。孙氏用温补下焦之法,使阳气充盛,津液回生,消渴得愈,其经验颇具参考价值。
孙一奎,明代医家。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对三焦、火等有独到见解,治病多有良效。撰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等。
3、孙一奎治周痹案
吴江孙质庵老先生行人,时患病风,两手自肩及曲池,以至手梢、两足自膝及跟尻,肿痛更甚,痛处热,饮食少,请告南还,而伏蓐者三年。里有吴君九宜者,沈考功西席也,见予起后渠疾,因语行人逆予。诊其脉,皆弦细而数,面青肌瘦,大小腿肉皆削。予与言:此病得之禀气弱,下虚多内,以伤其阴也。在燕地又多寒。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今阴血虚,则筋失养,故营不营于中,气为寒束,百骸拘挛,故卫不卫于外。营卫不行,故肢节肿而痛,痛而热,病名周痹是也。治当养血舒筋,疏湿润燥。使经络通畅,则肿消热退,而痛止矣。病止,即以大补阴血之剂实其下元,则腿肉复生。稍愈之后,愿加珍重,年余始可出户。行人闻而喜曰:果如公言,是起白骨而肉之也,吾即未药,病似半去,惟公命剂。予先以五加皮、苍术、黄柏、苍耳子、当归、红花、苡仁、羌活、防风、秦艽、紫荆皮。服之二十剂而筋渐舒,肿渐消,痛减大半。更以生地、龟版、牛膝、苍术、黄柏、晚蚕沙、苍耳子、苡仁、海桐皮、当归、秦艽,三十剂而肿痛全减。行人公益喜。予曰:病加于小愈。公下元虚惫,非岁月不能充实。古谓难足而易败者,阴也。须痛戒酒色,自培根本,斯饮药有效,而沉疴可除。据公六脉轻清流利,官必腰金,愿葆真以俟之,万毋自轻,来春气和,可北上也。乃用仙茅为君,枸杞子、牛膝、鹿角胶、虎骨、人参为臣,熟地黄、黄柏、晚蚕沙、茯苓、苍耳子为佐,桂心、秦艽、泽泻为使,蜜丸服。百日腿肉长完,精神复旧。
《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案》卷一
【评析】周痹为痹症的一种,凡痹症证见周身疼痛,沉重麻木,项背拘急,脉濡涩者,称之为周痹。
本案虽为医案,实属医话。孙氏以和营通络、祛风胜湿之法,前后仅用三月,即治愈如此周痹大症,实属不易。案中对周痹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宜忌、疗效、愈后等,记述清楚,层次分明,处理得当,堪供师法。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