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升阳益胃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脾胃论》卷上、《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组成:羌活、独活、防风各9一15g,红人参6一10g,或党参15一30g,白术12g,茯苓15一30g,炙甘草6一10g,黄芪20一30g,白芍12g,半夏10一15g,黄连3一5g,泽泻10一15g,陈皮、柴胡各8g,生姜5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义:升阳益胃汤主要在于升阳,用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阳以燥湿:用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益胃健脾以化湿,湿去而阳气升发;用黄芪、人参、炙甘草补脾肺之气;黄连以清余热;泽泻导湿下行;白芍和营,以收肺气,并节制风药的辛燥。
方歌: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阵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功效:健脾化湿,升阳益胃。
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等症状。
证机:脾胃虚弱,湿邪内阻,土不生金,脾胃与肺共同为病。
应用体会:
回顾我在70年代家属未随军之前,每年有一次回家探亲休假的机会,多按排在每年夏秋之间,正逢农村夏收小麦“龙口夺食”,或秋播之机“机不可失”的关键时刻,农民心情欣慰,奋力拼搏,抡收抡种,出力流汗。时过一周至半个月,部分参与劳动者,身体出现了疾病,轻者带病坚持,重者请假歇工。
乡亲们认知我,正在休假,何不找他看看,来诊者的确不少,日有20一30人。我重操故技,以望闻问切诊断,以八纲、脏腑辨证诊断,应用中药方剂治疗。所获取的病情,有全身困倦,四肢无力,懒于动作,口苦口干,口味不振,不思食,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全身沉重,浑身、关节疼痛,腰腿酸困痛,“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脉细、沉、濡无力,舌质淡白,苔薄白。如何辨证用药治疗,我把上述症状分为組:以全身困倦,四肢无力,懒于动作,少气,精神不振,面色不和。脉细、沉、濡无力,舌质淡白,苔薄白,为第1组。以口苦口干,不思食,口味不振,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为第2组。全身沉重,关节疼痛,腰腿酸困痛等,为第3组。还有“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为第4组。分析认为,第一组症状显然与近期劳累有关,致脾胃虚弱,因脾主肌肉四肢,主气血运化输布;《内经》云:“生病起于过用”“劳则气耗”。故出现身体困倦,四肢无力,懒于动作等1组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主饮食消化吸收,不能向全身输布水谷精微,故口苦口干,不思饮食等,运化失健,传化失职,故二便不调等,第2组相关症状;由于脾胃虚弱,湿邪不化,故出现肢体沉重,关节疼痛,与痹证相关症状等第3组症状;其它,如“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表现忧郁、憔悴、面色不红润,均与脾胃受累,母病及子,肺气不足,阳气不得伸等为第4组症状之因。因于劳伤过度,致脾胃虚弱,湿邪不化,肺气不足所致为病机。治用李东垣方升阳益胃汤为主治疗,最为切当。方用人参或党参、黄茋、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补脾肺之气虚,第1组和第4组症状而消失;方中有羌活、独活、防风除湿祛风散寒等消除第3组症状,随着脾胃气健亦随之而去。还有泽泻、茯苓渗湿而降浊;风药亦能胜湿;少佐黄连以退阴火疗湿热;柴胡升举阳气,助参芪升达之力;陈皮理气健脾和胃气,随之第2组症状消失;白芍酸收敛阴而和营,并能防羌活、柴胡辛散太过。全方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正气足,阳气生,阴火清,自然身健病痊。《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曾说:”人参属补,不知君于枳、朴中,即为补中泻也。羌、防辈为散,不知佐于参、芪中,即为补中升也。近世之医,一见羌、防辈,即曰:发散不可轻用。亦不审佐于何药之中,皆因读书未明,不知造化别有妙理耳。”
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者达百余例,轻则服药3一5剂,重则10余剂告愈。升阳益胃汤,李东垣谓之“肺之脾胃虚方”。方中六君汤健脾益气化痰,玉屏风益卫固表,增强肌体抵抗力,方内有羌、独、防风、白术祛风除湿。合而成方,驱邪外出,补泻升降,健脾益肺,对慢性胃肠炎、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虚风湿腰腿痛、心肌炎、肾炎等,只要属于对证者,疗效确切。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