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能够有幸参加省中医药专家协会2020年年会深感荣幸。我参加过许多单位,尤其是民间社团、民间组织及各类企业的年会,但尤以参加我们这个协会的年会为荣!
为什么?在参加过几次我们中医药专家协会的会议后,我不仅因为我对中医药事业认知情结得以释放和加深,更为协会日益成为全省中医药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相互学术欣赏和精神取暖的场合并不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精神力量而令人敬重和钦佩。
我有不少中医药界的朋友。今天在座的各位中间就有不少是我的多年好友,以及忘年交,还有更多为我和我的亲朋好友看病付出辛勤劳苦和智慧的医生朋友。为此我要借年会之机,向他们,向在座的每一位为中国中医药事业默默耕耘、付出辛劳的朋友们致以由衷的感谢!
中医是全球公认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标志之一。我深切的感受是,今天,在中央和社会的支持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正面临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越来越多的事例雄辩地证明,中医药已从一个地域的、民族的、传统的、经验的范畴,逐步走向世界。它所揭示的价值与意义正在逐步从自己的专业圈子突围,走向更好地造福全人类这一更高的层次。我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是,中医药不仅仅关心、关注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将目光放到人类进步发展的各个层面的良性运作中去。中医药逐步从个体的、局部的、附从的境况中解放,用人类学、后现代主义的视野这一时代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和追求。
我从许多中医朋友的交往中,还深深感受到,他们已然或正在觉悟,中医药事业亟需科学的规范、需要艺术的直觉、需要革新创造,还需要谦卑敬畏。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胸襟、一种大格局,是革故鼎新的不断扬弃的又一次文化解放。我似乎已触闻到中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奋发的气息,聆听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坚挺声音!
当然,我更想说明的是,中国的中医药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确逐渐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甚至人类生命的进程。这是由于得天独厚的、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传承,加上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与西医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相互支持和补充。中国人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相比,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当今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我更感到中医药进一步把人类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的必然逐步变成了自己传统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了中医药专业人士“永不言弃”、“以医化人”的追求。我甚至看到,由于对数千年传统的继承、创新、开拓和去芜存菁,中医药界已有人默默地向人类生命周期的限定性发起挑战,向人类衰老发起挑战,向传统的末期病人和老人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而成为牺牲品发起挑战。当今中医正豪迈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大步迈进。尤其今年年初爆发的全球灾难性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考验了人类社会,并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理念。全球医疗行业,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中国的中医药界,首当其冲。质疑与挑战并存,生存与前行齐飞。无数事例证明,中医药在抗疫一线,做出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看并高扬这一造福人类的业绩!
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愈来愈复杂的当下,被誉为人类天使的医生,作为最能理解、最熟悉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医务人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今天社会老化、经济化的复杂形势?我们中医药工作者究竟应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每位中医药同仁必须直面的问题。
我不是医生,我“未知生”,更“焉知死”。但,从我个人的经历,以及亲朋好友们的各种人生故事中,我想从一个人,或者说从一个病人的角度来谈一些感受,以助今天年会之兴。
我切望中医药专家们,医务工作者们,在重整和更新中医药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上,能够进一步重视人文精神的养成,以使中医优势的发挥更加深入深刻,更有力地捍卫自己的医学体系和生存空间。
我切实认为,一个医生,尤其有着“仁医治心”传统的中医,应当具有回到这个传统和中医药本源的智慧。在一个已进入“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中,做人尚且艰难,更遑论成为一个病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局限和可能,我们今天又骤然面对更多生死攸关的问题。新冠的爆发和流行,演绎出了无数最为冲突惊骇的人生故事。人们希望在向生命作最后告别之时,能够从容,有尊严地离去,人们都纷纷将目光、希望和祈祷转向了医生。因为,正是医生,广大医务工作者,可以决定我们是否有更好的生活,是否有最好的告别。
在读了一些文章和故事后, 我已深信不疑:医疗绝对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医术的高低。它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事业。就如佛教里有药师佛——他是如来佛的一个变身;耶稣是以行医,治疗麻风病人,濒危病人来传播福音的。我和在座的杨震医生、杨晨光医生共同有一个忘年交——一位来西安执教40年,最终将遗体捐献一附院的法国籍的“中国好人”让·米里拜尔,他是天使一般的真正贵族,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以帮助年轻医生为己任。这些人不论是先知,还是后学,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即对自己责任的信念,就是要通过行医来解除人们身体上的痛苦,通过行医的人性化方式来增加人们精神上的信心,从而战胜病魔,让生活变得美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才是人性化的医患关系,真正的人际关系。中医最基本的“望、闻、问、切”,通过触摸、观察、交谈……,深刻地批判了被复杂的机器和技术替代了的医患关系。正是因为中医药是人性化的医学,所以,每当哪位中医生被称为“最好的医生”,他一定是具有人文修养,最具人情味的医生。我十分同意有哲学家提出的观点,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因为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病,而是作为整体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好的医疗体系,一定是确立了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使病人仍然能够过正常人的生活,一种健康充实的生活的体系。经过近现代科学洗礼的中医药应当成为最好的医疗体系之一。
那么,一个中医生或言所有医生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质呢?简言之,即六个大字——善良、丰富、高贵。
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充满对生命的同情心、怜悯感情;
医生应该是一个至少接近于一个学者、科学家的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心智的生活,不仅会读书,还善于读人、读物;
医生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有尊严、有信仰、有社会责任感。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句至理的话:你若真心善待一个人,你就可能不但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挽救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心!
祝本次年会顺利成功,不断凝聚力量,提升社会效益。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祝在座各位诸事顺达,阖家安康。谢谢大家!
陆 栋: 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2020年12月27日)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