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类案》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名医类案》荟集了明代以前医家相当数量的验案,不但反映了所辑前贤的精湛医术及其临证经验,而且也反映了他们的学术特点;不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作为研究有关时代及有关医家学术思想的参考资料。
01
为研究明代以前医学的临床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明代以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医案尚实质朴、方药简陈、治法特异,客观地展示了渐趋成熟时期的医学成就。《名医类案》首次将跨时2000余年的明代以前医案归于一统,为研究明代以前医学的临床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数量不多,实属弥足珍贵。
02
为研究中风等疑难疾病提供了经验和借鉴:通过对《名医类案·中风》一章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以前的医家治疗中风病,有三点经验可以启示临床:一是细心体认中风的临床全过程,重视先兆期的辨识和治疗;二是强调辨证施治,不忽略外风引动内风的发病机制,温散祛风仍可适时运用;三是汤、散、丸、丹、灸、针等多种治法的优化组合,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其他如热病、肝病、肾病、妇儿科疾病、老年病等,都能在《名医类案》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03
为研究江氏父子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按语是《名医类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名医类案》中的按语,大部分为江氏父子所作,其中既有夹杂于医案中的简约提示,也有附于医案末尾的小结,其内容包括分析病因病机、提示辨证论治要点、介绍用药心法等等,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名医类案》中还收载江瓘父子医案159首,深入研究这些按语和医案,对于探讨江氏医学学术思想,进而把握我国明代以前临证医学发展的脉络,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04
在开发新一代中医治疗技术和药品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统计,《名医类案》收载方剂416首,计1952次;收载药物461味,计17,727次,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为甘草与人参;收载敷贴、熏蒸、热熨、薄贴、搐鼻、熨脐等治疗技术19种,涉及医案78例,近占全部内科医案的7%。深入研究这些方药和技术的使用规律,对于我们今天开发新一代中医治疗技术和药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