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树,又名丁桐皮、刺楸根、刺根白皮、钉木树根、鸟不宿根皮。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生长在山谷、溪旁、林缘或疏林中。分布几遍全国,产四川、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树枝在江苏、浙江作鸟不宿使用,在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作海桐皮使用。还是一种颇具观赏价值的物种,我国许多公园均有种植,韩国、日本也颇受青睐。由于木质坚硬细腻、花纹明显,可用于制作工艺雕刻及各种高档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刺楸树为落叶大乔木,高约10米,最高可达30米,胸围达7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圆柱形,淡黄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钉状皮刺,刺长5-6毫米,基部宽6-7毫米。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柚细长,无毛;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脉上具淡棕色软毛或除基部脉腋外无毛。伞形花序列,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20-30厘米;伞形花序直径1-2.5厘米,有花数朵;花萼无毛,边缘有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白色或淡黄绿色;雄蕊5,内曲,花丝较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盘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宿存花柱长约2毫米。种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多于夏末秋初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炮制用水洗净,去刺,润透,切丝,晒干。
现代研究:树皮及叶含鞣质13-30%,树皮及心材含多炔化合物;茎、叶有强心苷和蒽苷反应;种子含脂肪油38.65%;尚含黄酮苷、香豆精苷、少量生物碱、挥发油、皂苷、树脂、淀粉;皂苷是三萜皂苷,苷元有常春藤皂苷元。
刺楸树出自《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江苏药材志》云:“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陕西中药志》云:“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云:“治痔疮,清热解毒”。性味苦、微辛,平。功能凉血散瘀,祛风解毒。主治肠风下血,风湿热痹,跌打损伤,骨折,财身浮肿,疮疡肿毒,瘰疬,痔疮。用法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注意脾胃虚寒及妇慎服。
简易治法
1.筋骨疼痛:鲜刺楸根30克,鸡血藤15克,杜衡6克,水煎服。
2.肠风下血:刺楸树根、漏芦根各30克,炖猪大肠服。
3.小儿脱肛:刺楸根、五倍子各15克,熬水外洗。
4.治疗骨折:刺揪根、三月泡根、乌蔹苺根、水麻叶各等分,均鲜用,捶绒,拌酒糟或酒,先以手法将骨折处复位,再包此药,后上夹板固定,每日一换。
5.跌打损伤:鲜刺楸根30克,土鳖虫6克,酒煎内服。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