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大青龙汤合止嗽散治疗咳嗽10年案
陈帅 男 31岁
就诊时间:2018年12月30日
主诉:咳嗽10年余,每晨起必咳,伴呕吐白色痰饮物,见风冷加重。
四诊摘要:面黄,有痘,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口略干,纳差,饥饿时偶有右胁下隐疼。眠可,便溏,小便饮多则频。偶颈不适,久坐头晕,手足心热,腰怕凉,不出汗,食则头汗。右脉寸沉洪数,关尺弦滑洪数有力;左脉沉弦数,右>左。
西医病名: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痰饮、肺气不宣、外寒内热
处方:大青龙汤合止嗽散
炙麻黄8g 桂枝10g 炒苦杏仁10g 生石膏30g
炙甘草5g 生姜5g 大枣5g 桔梗8g
白前 10g 陈皮10g 炒神曲10g 炒麦芽10g
炒山楂10g 炙款冬花15g 茯苓15g 姜半夏 10g
海螵蛸 15g 金佛草15g 浙贝母 10g 炒白芥子 5g
10付
按:咳嗽十年,咽喉吐不出痰,痰吐出来就好受,遇风寒会加重,病位在肺,遇风寒肺气不能宣发。是不是单纯的风寒需要考虑,痰在临床上辩证很要紧。他的痰外面白稀的,里面是粘的,这是寒包热。高中时情绪紧张,肺气郁闭,受寒肺气更不能宣发,“形寒饮冷则伤肺”。
有痘说明有火,舌红是热,齿痕是脾湿,口稍干,唇暗红为有郁热。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能宣发喝了就想尿,包括平时感冒就尿的多了。久坐头晕是痰饮,手足心热提示不是单纯寒证,肺胃是有热的,食则头汗为有痰饮。
辨证为痰饮、肺气不宣、外寒内热,用大青龙汤合止嗽散加减,止嗽加冬花、金佛草,陈皮理气化痰,二陈汤、白芥子化久痰、老痰,山楂、神曲、麦芽运化,胃酸加海螵蛸。
赵红军,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