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专题讲座 > 王三虎:中医教学要突出四大经典

王三虎:中医教学要突出四大经典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0-03-13

几十年前经典著作还是受到重视的。不但经典著作的课时多,而且反复强化。我们考研究生要考经典,研究生课程也要学四大经典。可是现在,经典著作已经成为选修课,甚至可有可无。有一次,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讲完对厥阴病问题的认识,我提问,经方热方兴未艾,作为校长,您是如何提高经典著作在中医教学中的地位的?唐校长说,我今天的讲课就是实际行动。看来,突出四大经典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校长仅凭一人之力也只能望洋兴叹,爱莫能助啊。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恐怕要从当初办中医院校时的课程设置开始追究。我们要办学嘛,不向西医院校学习不行,任何学科都有基础,《中医学基础》总是要开的。这个时候谁还想过中医以往是怎么教学的?谁是从中医基础开始学习的?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就是中医入门书,第一节讲中医源流,第二节就讲人百病,首中风,都是怎么看病的内容,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中医是实用学科,先背《汤头歌诀四百首》,再背《药性赋》等,重要的还是要背《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就是清代的中医教科书,是公认的成功品牌。中医院校成立以前读《医宗金鉴》成名成家的不乏其人。这本书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5个部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位置在先,更重要的是其内容达721页,而《医宗金鉴》(人卫19952版)全部内容才2346页,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加上《伤寒心法要诀》这种以《伤寒论》内容为主的270页,几乎接近一半,难怪张仲景自己都说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如此背离中医教学规律,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多少年了?

我幸运的是早年背伤寒,研究生也是读伤寒专业,不仅在临床用经方得心应手,还在肿瘤领域大力开展经方应用。这几年出版的《我的经方我的梦》《经方人生》较为畅销。回想起来,除过经方,我还在院校学习了好多。当年的中医内科教材几乎能背下来,方剂也背了600首,但出奇制胜的、拿得出手的还是经方啊!

所以,我认为,中医学院第一年,《医古文》必修,至少100学时。《医学史》必修,30学时足矣,其余时间都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每门课,200-300学时,相应减少方剂、诊断、中医内科学时。强调对原文的背诵理解,不惜死记硬背,慢慢消化感悟。教师不要过多脱离原文。有了这两本书垫底,临床先看仲景怎么说,怎么用方药就对了。至于后世发展,是《中医内科学》的内容,但学时就不必多,也不要重复,就是对仲景学说的有效补充。这才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临床上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中医学基础》问题大得很。哪个学生不是抱着满腔热情来学中医的?可是,习惯了物理实验等现代中学教学的学生,一开始就叫阴阳五行学说的云里雾里给整蒙了。这就像我们学英语,不是先学说话,而是过多强调语法。阴阳重要,可以在《内经》中多学一些。五行不那么重要,生克制化作为理论听起来有点技术含量,实际上临床应用很少,至少我用五行学说的处方占不到千分之一。《中医学基础》占的比例大了,《内经》就成了蜻蜓点水,似懂非懂。看起来《中医学基础》应该并入《内经》教学中,《内经》的教学也以放在二三年级为宜。

《神农本草经》这个四大经典著作中的药物部分,被我们冷落的时间太长了。《医宗金鉴》没有专讲药物的内容,是因为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过程中,200多种药物,250多首方剂已经滚瓜烂熟了。药物的功效要在方剂中间体会,要在疾病中间体现,单纯的记中药性味功效付出大而收效小。何况,现在的中药功效也多半是从古代典籍中抽象出来的,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在所难免。因为我们多少代的中药老师为了教学把中药改造的整整齐齐,分门别类,井水不犯河水,学起来容易,临床取效难。比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胃火,黄柏泻肾火,听起来特别清晰,但不符合实际。半夏泻心汤就是用黄连泻胃火,葛根芩连汤用黄芩泻肠火,龙胆泻肝汤、三物黄芩汤就是用黄芩泻肝胆火,泻血分热毒,泻下焦湿热。栀子柏皮汤就用黄柏泻肝胆湿热。这种脱离语境的讲述确实容易把人带偏。而且,过分夸大药物的副作用。什么麻黄过汗,石膏败胃,不一而足。造成有多少中医不用麻黄。一味中药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就像一个人一样,要从多方面认识,绝对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限定眼目。

药物的功效和配伍乃至剂量都应该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中自己体会总结,亦步亦趋。我们现在太强调辨证了,忽略了辨病,这才是我们与《神农本草经》渐行渐远的原因。中年中医,老年中医,早就应该抛开教材看原著了。《神农本草经》看上去没有章法,乱七八糟,但它才是反映实际未加修饰,没有多少好听的废话的干货。而且,经方的深入解读,非从《神农本草经》寻找依据不可,因为张仲景当时看的就是这些内容。用《神农本草经》解《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是以经解经。要比用一两千年后的《中医学》教材解释方义好的不止多少倍。至于张仲景他自己说编撰用过的《药录》是不是《神农本草经》并不重要,因为《神农本草经》就是东汉末年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代的书籍之间,大同小异,这就像这个中医大学和那个中医大学编的《中医学》差别不会太大。

这几年,我特别体会到《神农本草经》的重要性。举个例子,《神农本草经》百合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我就很感兴趣。因为我还不知道既能养阴又能补中益气的百合,气阴两虚舍此何求?阴虚导致水停,一直苦苦寻觅专药,这不,得来全不费工夫。结果,网诊用于英雄老兵的尿潴留(还有当归贝母苦参丸、麦冬、生地),60克的百合转方医生不愿意,只能改成30克,即便如此,3剂小便通畅。《金匮要略》针对诸药不能治的百合病变发热的滑石代赭汤,药虽三味,百合的补中益气仲景知道,滑石《神农本草经》荡胃中积聚寒热仲景也知道,但他没有说,我学习后豁然开朗。佳木斯张先生呃逆呕吐1年余,高热两月,逐渐加重,大肉已脱,形神枯槁,昏昏欲睡,奄奄一息,呃逆不止,食入即吐,喷射而出,暴躁易怒,大便三五天一次,小便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数。我用百合100克,滑石15克,代赭石15克。三剂见效,5剂吐止。例子还有许多,感兴趣者可以进入公众号王三虎查阅。

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中医知识体系这个木桶中那一片最底的木板,是振兴中医的特大开发区。从这个意义上讲,《神农本草经》应该成为中医的基本教材,《中医学》教材应该是对《神农本草经》没有的药物所做的补充。

如果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中医师资格考试四大经典能占到总分的30%以上,将会为中医学术的普遍提升和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发挥导向性作用。

(作者为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首席高级研究员)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_84234622

联系地址

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联系电话:029_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