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孙洽熙、 臧平立:黄元御学术流派及临床应用 

孙洽熙、 臧平立:黄元御学术流派及临床应用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0-06-20


 黄元御自幼深受家学影响遍览经史,饱读诗书希望能够登科入仕。但29岁那年,因读书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庸医左目完全失明,身体大受损伤;更无奈的是,清朝律法明文规定,五官不正者,不准入仕;为此,仕途之路彻底断送然而黄元御并未就此放弃,励志不为名相辅国政,便为明医济苍生。刻苦钻研医学经典,后又访得名医刘太吉倾囊传授,苦读中医典籍。数载之后初有小成,遂开始悬壶济世之路。黄元御穷其一生精力致力于两件事,治病、著书。他的医术独成一派,活人无数;著作自成一家,深受当世及后人追效。到后来时人将其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传成一段佳话。

 

黄元御的著作与其医术密不可分,在他心中有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而他最推崇的是仲景的重阳气观点。在实践中他发现阳盛而病者,千百之一,阴盛而病者,尽人皆是”并且“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黄元御认为,人之根本便在于阳气,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阳气旺盛,化精生血,方能养脏润腑,调达四肢。邪气不可侵,神志不能扰,身安体健,病痛不生。他行医用药,多扶阳弱阴,也缕得奇效。行医日久,更加深入,又得出 “阳之根本在脾土,病之根本在上逆”的结论,除健脾扶阳之外,又温中下气,治病调理同时进行,其医术得乾隆御赞“妙悟岐黄”。因黄元御钻研医书经典,从经典中不断实践应用,又对于经典的解读深刻,应用效果显著,故被后人奉为“尊经派”。

 

黄元御所用下气汤最为著名,原方组成为:茯苓、甘草、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为依据,加减变化,调治身体诸证。茯苓健脾渗湿,可助脾湿祛气升;半夏和胃降逆,可助胃逆顺气降;甘草调和中气,通达脾胃,升降有法。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之本,助健气血生化之源,扶正以祛邪。杭芍、丹皮、制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可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

 

传至第四代李鼎臣之时,行医济世,恰逢时疫死亡者甚众,连他亲侄子也不幸感染,病至危笃。李鼎臣责无旁贷悉心救治,终化险为夷,解除危难。这不但奠定了黄氏流派在西安的威望,还促使其15岁的侄子也励志学医,以其舅父为榜样。年轻的麻瑞亭潜心学医八年,近得黄氏一脉精髓。因受战乱影响,1931年麻瑞亭随其父从山东举家迁至陕西西安,在西安安家落户,也就正式开始了他的行医之路。这是黄氏流派发扬光大的一代,医术精湛,弟子众多。

 

麻瑞亭在学习尊经派精髓的同时,总结了前几代医者的经验,整理出自己独特的十二“下气汤”:加减下气,用于治疗脏腑不调气机紊乱;调中下气,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胃炎;平胆下气,用于治疗胆囊炎及胆结石;黄芩下气,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头晕目眩;生地下气,用于治疗心慌气短胸闷怔忡;清肺下气,用于治疗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咳嗽等;温肾下气,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通利下气,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疾病;补肾下气,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生血下气,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症;土苓下气,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调经下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所用诸药皆平淡无奇,只是掌握中央兼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于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拨千钧之舟者,一挦之木也。俱健脾胃、升清降浊为主,生气血而调阴阳为辅,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十二“下气汤”加减变化灵活,治愈了诸多内伤杂病,随不能尽除天下之疾,却也十去七八。

 

麻瑞亭一生行医六十余载,敦厚谦和,为人诚恳,桃李满天下,所受弟子众多。第六代传承人中有掌门大弟子孙洽熙陪同老师一起精心钻研、耐心整理黄氏一脉著作书籍三十余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有学术泰斗杨震,带领西安市中医医院独具特色,发展壮大;更有著名民间中医臧平立,被同仁堂中医馆三顾茅庐聘为坐堂专家;还有海内外200余名工作在各个医院、医馆、诊所的中医工作者。尊经派的成就,是医术,也是态度,既有医者的仁心,又有学者的勤奋,为后世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