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论食积
现代虽然膏粱厚味者众,但消食导滞却未被医家重视。明代嘉靖年间太医院院判余桥,精岐黄术,多有创见,仅《海外回归中医古籍珍本集萃·医方集略》明文引用《余桥论》就有19处,远高于其他医家的两处和一处。该书在学医之法等绪论之后,首列脾胃门,后引《余桥论》,就食积致病诊疗,颇多心得,读其案例,感慨良多,引以为快。
余桥曰:或有大醉,至舌强语涩四肢痿软,其脉皆微缓,惟右关脾胃脉弦而细滑,按之有力,面黄如橘子色,两胁痛,噫气胀闷。只以二陈加枳术麦芽山楂青皮炒黄连香附,消导有形饮食之积,再以二陈加猪苓泽泻茵陈栀子木通分渗无形湿热之气,数服后惟中气下陷,足趾酸痛,以八物汤去地黄加陈皮半夏苍术黄柏,又制神术丸白术膏兼服而安。
又有患胃脘痛者,脾胃脉弦急,重按则滑,此食积也,亦以二陈加曲芽山楂青皮香附姜汁炒山栀缩砂仁,再勉其谨节,遂安。
又有数年患小腹痛者,惟脾胃脉沉小而滑。经曰脉滑者,有宿食,其痛始在胸中,日久渐下小腹,仍与二陈青皮山楂曲芽醋炒三棱莪术沉香木香,二剂行气散滞,痛随以失。古书云:一人伤冷物误冷药为患数年,后与对证之药,宿积顿除。
又有一妇人新产四五日,胸中胀满嗳气不欲食,肢体倦怠,右关脉滑实有力,予曰产后须当大补气血,必须暂用消食之药,以二陈枳实白术曲芽山楂炒黄连缩砂二三贴,后以曲芽橘术烂饭为丸,每令食后服六七十颗,遂愈。
又有秋间患心胸肿硬尖起半寸许,右关脉滑大,询之乃食肉饮酒过节所致,以二陈枳实山楂曲芽草果,少入醋炒三棱莪术,姜煎服,仍以炒盐熨患处,良久行气,泄秽物,肿硬消失,仍用前药加白术,三剂而安。
又有患面肿者,上热下寒,水谷不入口,予曰胃口有风则头面肿,今寒凉之剂,转损脾胃,不能升阴降阳,风火独炽于上,面为肿热,以二陈倍姜汁炒半夏炙甘草青皮厚朴丁香藿香草果砂仁,少安后以二陈对理中汤加枳壳青皮,上体皆安,惟两足发热,乃用八物汤加盐酒炒黄柏知母,复制加味虎潜丸令空心服,橘半曲芽枳术丸令食后服,完实如旧。
笔者以为,右关脾胃脉滑作为食积依据,余桥之验确有启发,但若能与舌苔滑厚、脘腹胀满疼痛等结合起来可能更有把握。另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等,实在是不能忽略食积这一重要病因病机的。因为现代中国生活水平提高很快,饮食结构中肉食比例大幅度增加,暴饮暴食,肥甘厚味,比比皆是,这不能不说食积是胃病乃至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我们现代中医,熟悉生理解剖,也知细胞、病毒与基因,但对中医传统三因病因学说之一的饮食不节却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临证上,正应了老子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无独有偶,《丹溪心法·伤食》有“治心腹臌,肉多食积所致”之说,可见食积导致心腹肿瘤甚至成臌胀古已有之。其方是:“南星一两半姜制, 半夏、瓜蒌仁研和润一两半,香附一两童便浸,黄连三两姜炒,礞石硝煅、萝卜子、连翘半两,麝少许。又方,加陈皮半两。上为末,曲糊丸”。
明·查了吾(《慎柔五书》)从另一方面论述了食积与积聚也就是肿瘤的关系,谓:“病人久虚,内有宿积旧痰,用参、术补之,久乃吐出臭痰,或绿色痰,当不治。盖积之久而脾胃虚极不运,故郁臭耳。”
笔者谓:《黄帝内经》名言“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往只理解成“丁”是“疔”,那么,大丁,就一定是“大疔”吗?疔疮痈疽我们经常相提并论,恶疮是恶性肿瘤几无疑意,而大丁也不见得就不是大的恶性肿瘤。从食积论治消化系统某些恶性肿瘤,还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对大多数生活富裕的白领而言,节食就是保健,节食就是防癌。丘处机说得好:“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张之洞曾有明言:“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也正如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惜衣惜食非仅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但需求己莫求人”。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