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善:五运六气概述(2—2)
二、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运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推测自然界气候的正常与异常对人体的影响。常变是指每年气候有规律的变化,主要是由每年的主运和主气所决定;异常是指每年和各年的气候的特殊变化,主要是由客运和客气所决定。这两种气候变化一般地说对人体的发病均有影响,但前者影响较轻微,多属一般性的发病,后者影响较重,多属一些特殊性疾病。
(一) 五运的发病:
1,主运的发病:运每年分五步:初运为木,为风,为春,在人体为肝,因此在春季肝病较多;二运为火,为热,为夏,在人体为心,因此在夏季心病较多;三运为土,为湿,为长夏,在人体为脾,因此在长夏脾胃病较多;四运为金,为燥,为秋,在人体为肺,因此在秋季肺病较多;终运为水,为寒,为冬,在人体为肾,因此在冬季多伤寒、寒痹等寒性疾病。
2,客运的发病:客运发病以每运的太过与不及为起因,其表现有三种情况:1,本脏自病;2,所脏他脏之病;3,复气所反应之病症。,举木运为例,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滿……。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痛而吐甚,”不仅肝脏自身发病,多怒,眩晕,胁痛,呕吐等症。而且肝木邪实,克犯脾土,则出现飧泄,食量减少,体重无力,烦闷,肠鸣,腹部胀满等症。若木气不足,燥气流行,春行秋令,气候变凉。不仅本脏多有“胁肋小腹疼痛”等症,而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中清”,指中焦虚寒。“凉雨时至”,则指气候偏凉。因肝病不已,又有金气凌木,此时木之子火,又来克金,所谓“有胜之气,其必有复”,出现了火气来复的“寒热疮疡疿疹痈痤”心火炎热等病证。
(二)六气的发病:
2,六气的主气发病:六气在一年中亦分六步: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为初春,在人体为肝,故发病以肝病为多;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之热气,为暮春初夏,在人体为心,疾病流行以心病居多;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为夏季,在人体为心,故发病以心和暑病较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为暮夏初秋、在人体为脾,在发病中以脾病较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为秋冬之间,在人体为肺,在发病中以肺系较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为严冬,在人体为肾,在发病中以肾,伤寒、寒痹等较多。从以上可以看出六气的主气,与五运之主运发病基本相似。
2,客气的发病(六气司天在泉和分步客主加临发病及治疗):
举例说明:丑未之纪,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寒湿相合,以寒湿为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民病寒湿,腹滿,身(嗔)喷,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意思是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之年,气候变化以寒湿为主,因此人体易感寒湿之证。“腹滿”,即腹部胀滿。“身(嗔)喷”,即全身浮肿。“胕肿”,即浮肿。“痞逆”即上腹阻塞闷滿,恶心呕吐。“寒厥”,即四肢逆冷。“拘急”,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这些症状多属寒湿之证。关于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湿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淡渗之。”经验参考方:1理中汤,2桂枝人参汤,加茯苓,3运气方五味子汤(用于六辛年水运不及,肾为湿伤所之症)。药:五味子、熟附子、巴戟天、鹿茸、山蓃、杜仲、熟地、盐少许。
初之气:时间在大寒以后至春分以前,约1月中旬至3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初之气客气主气均为为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司天,“风湿相搏”,“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筋脉失养,运动障碍症状。治之以“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以甘缓之”。参考方可用桂枝汤加防风、瓜蒌、葛根,加竹茹以清络脉之热以止血溢。
二之气:即春风至小滿,约3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一时间段。二之气,大正火:“大正火”是指客气主气皆少阴君火用事,故称大火正。气候偏热,“其温历大行,远近若咸”。可用用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汤等。
三之气:即小滿至大暑,约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这段时间,为司天之太阴湿土加临于少阳相火,湿气偏盛,降雨偏多,加之全年气候偏于寒湿,民病易患“全身酸重,全身浮肿,胸腹胀满”等寒湿病症。治疗用太阴病主方理中汤加附子、茯苓等。
四之气:时间在大暑以后至秋分以前,约7月中旬至9月中旬这一时间段。由于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是太阳寒水,所以说湿寒热同时存在。正如张志聪所注“寒湿热三气杂至。”“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滿热,胪胀,甚至胕肿”等湿热相薄和寒热交争之证。“腠理热”,指皮肤、肌肉出现热象。“血暴溢”,即突然出血。“疟”,即疟疾。“胪胀”,指腹壁水肿。治疗若偏于热者,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去竹叶,加竹茹以清热止血;偏于湿者,用藿朴夏苓汤、胃苓汤加减,以除湿消胀。亦可选用小柴胡汤。
五之气:从秋分以后至小雪以前,约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一时间段。为阳明燥金相加,即客气主气都是阳明燥金用事,阳明主凉,因凉致病者,《素问.六元正大论》曰:“民病皮腠”即皮肤、腠理,与人体肺脏宻切相关。因此人体亦容易感寒凉之邪,而发生发热、恶寒、咳喘、鼻塞、流涕或皮肤斑疹等肺系症状。治疗无汗有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等。
六之气(终气):这一时间段,从小雪以后至大寒以前,约11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中旬,为太阳寒水主客加临,寒水过甚,寒大举,湿大化,气候特别寒冷,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等寒凝经脉之证。治可用散寒燥湿之剂,如麻黄加术汤等。
关于运气病症治的方法在《内经》中只提到原则性治法,而更无具体方药。诸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寒淫胜,治以甘热,佐以苦辛”。过于原则和拢统,难以定着。后有宋代陈元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明代彭用光所著《体仁汇编》均有运气16方的记载传世,但远不及需要。近代甘肃名老中医权依经(已故)在他的遗作《五运六气详解和应用》中,指出“在这16方药中,”一般说对复气病证反映较少,……只用一个基础方来治疗复杂的岁气之病,本已显得不足,而用该方加一、二味来治疗分步的客主加临之病症,就显得更不足了”。同时提出应遵循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隨证治之”的铭言,同时补充了许多经方和时方以及经验方,以补不足,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杨宗善,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中医科创始人、首任科主任。陕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全国第四、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首席高级研究员。擅长治疗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内科疑难病。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杨宗善名老中医临证精要》等著作四部。获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三项。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