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膈下逐瘀汤
【处方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当归9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 乌药12克
赤芍9克 川芎9克 元胡9克 香附9克
甘草3克 五灵脂9克 枳壳9克
【用法】 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功能】 活血祛瘀,调气疏肝。
【主治】 气滞血瘀,经闭腹痛及癥瘕积聚作痛等证。
【方解】 本方即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丹皮、五灵脂、元胡、香附、枳壳、乌药、甘草而成。丹皮、五灵脂、元胡等活血通络、化癥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调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调气疏肝的作用。
【临床应用】
1.《医林改错》所列各症如:积块、小儿痞块、痛不移处、肾泄、久泄、卧则腹坠等,都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有关。
2.颜德馨氏曰:对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主张从肝论治。肝属木可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肝木和顺,则可助于脾的运化。若情趣不遂,或偏嗜辛热,肝气横逆太过则伤脾,运化失和,则痛泄由生。初病气滞食积,久病入络而为瘀,气滞血瘀,瘀阻肠角,症见腹痛即泄,痛有定处而拒按,大便夹杂脓血等。故临证取王清任“膈下逐瘀汤”主之,疗效显著。此方为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丹皮、五灵脂为君,其中当归和血养血,能益久泄之阴伤,取桃红得春阳生发之气,味苦下泄,逐瘀而不伤新血,二者相伍,彰显通因通用之妙;臣以乌药、香附、元胡、枳壳等,理气止痛,以助血行;佐使甘草缓和药性。此方逐瘀力强,且药性趋下,能清肠角之瘀积,推陈致新,使肠腑之气血得以通达。若病久脾肾阳虚加人参、附子以迫邪扶正。应手后则以参苓白术散善后。
3.临床以本方治疗缩窄性心包炎,心前区掣痛,慢性肝炎引发的胁痛,妇科月经不调、腹痛、痛有定处不移者均有一定效果。
十二、少腹逐瘀汤
【处方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小茴香(炒)4.5克 干姜3克 肉桂3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川芎6克 生蒲黄9克 炒五灵脂9克
元胡9克 没药6克
【用法】 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功能】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少腹积块或痛或不痛,或痛无积块,少腹胀痛,或月经不调,经血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方解】 本方乃四物汤去地合失笑散加元胡、没药、小茴香、干姜、肉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谓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不可尽述。更出奇者,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细细加以分析,本方实乃温经汤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中以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祛瘀;元胡理气行血止痛;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并引诸药直达少腹,为散寒活血的代表方剂。临床随证而施,用于诸多疑难病症,多能获效。
1. 顽固性少腹痛
少腹为厥阴之界,厥阴为寒热之脏,故少腹部痛,病因以寒阻气滞不行,或热灼血郁不散为多见。寒能凝血,热能熬血,最终均可导致血脉凝涩。血瘀气滞不通则痛。《血证论》曰:上焦之瘀,多属阳热;下焦之瘀,多属阴浊。寒凝血瘀,少腹气机不畅,腹痛绵绵,朝轻暮重,喜暖喜按,舌苔白脉紧,投以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每能奏效。
2. 腹腔术后肠粘连
腹腔术后,必有瘀血残留肠角,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症见腹痛腹胀,痛有定处,大便秘结,呕恶时作,日久不愈,治宜以通为补。血喜温而恶寒,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少腹逐瘀汤温通肠腑,散瘀止痛,腹痛当止。
3.不孕症
不孕症患者,常伴随月经不调,或当至不至,或先期而至,或经血量少,挟有瘀块,或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治疗不孕首法当调经。不孕症病因多有肝郁、血虚、痰湿、肾亏胞寒等引起气血不调,瘀血内结,以致冲任不调,难以摄精受孕,其中尤以胞宫虚寒挟瘀者最为多见,故常以此方化裁,祛寒化瘀,调和冲任。可加紫石英以增温经散寒之力,投之多验。临床用于每月经来前服5—7剂,连续服用3个月,则种子有望。此方对于瘀血为患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癥瘕等妇科疑难杂症,亦有疗效。
十三、通窍活血汤
【处方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9克 红花9克 赤芍9克 川芎6克
鲜生姜9克 大枣7枚 老葱3根 麝香0.1克(冲)
黄酒30—60克
【用法】 头煎取汁150—200毫升,二煎水煮加黄酒煎成150毫升,分2次,食后半小时服用。
【功能】 活血通窍。
【主治】 上部瘀血所致之久聋,目赤目痛,酒渣鼻,头发脱落,牙疳,白癜风,紫癜风,以及肌肤甲错,妇女干血劳。
【方解】 本方以桃红四物汤去归地,活血化瘀,加入麝香通阳开窍,葱白、生姜善行头面。
【临床应用】 用于瘀阻头面,久治不效或原因不明之“呃逆”、“耳聋”、“昏晕”、“头痛”、“脱发”、“瘖痱”等诸证,每应手而效。(麝香很缺而真品尤难得,著名中药方剂学家、山东中医学院教授周凤梧谓不用亦效)。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