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中医医案已进入全面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医案专著的大量涌现、医案类书的编著出版,以及医案撰写格式的研究,是这一时期中医医案走向成熟的三个主要标志。一、 医案专著的大量涌现明代是中医医案
【方解】 麻黄汤加生姜大枣生石膏而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杏仁四十枚,石膏如鸡子大)。具辛温解表,兼清里热之功。适宜于伤寒表实而有里热烦躁之证。【38、39】 【案例】1.发热咳喘案邓某
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出至《伤寒论》,是常用的经典名方之一,对它的适应证据我所知,有4个。兹分述如下: 1,脉代结:《伤寒论》第一七七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剂组成:“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
【关键词】养生 阴阳 《黄帝内经》【摘要】目的 研究养生的方法。方法:通过学习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研究养生方法。结果 养生的方法有四点1、适应自然,外避邪气2、调养精神,保养正气
编者按:“寒湿疫”“湿毒疫”“湿热疫”“浊毒疫”……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对于新冠肺炎的诊疗分析屡见报端,也因此引起不少百姓的困惑:为什么同一种疾病,中医专家的说法不尽统一,即使同一位专家,其前后的说法也有不同。针对民众关心的话题,中
相传中华医学始祖岐伯是黄帝的重要大臣和医官,他是岐地土质部落的酋长和首领,居住在岐山主峰箭岭之阳的岐阳村。他常去岐山上采集中草药为民治病,他曾与黄帝讨论过医术和养生之道,并采用黄帝问、岐伯答的方式写成了我国首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因而后世
早在《黄帝内经》中,中华医祖岐伯在讨论人体阴阳时,提出了著名的男女生长发育八七分段论和“七损八 益”阴阳调节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历代诸家注释不外七 为女子纪数,八为男子纪数,用于说明天癸之至竭,精血之损益。1975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